●嶂石岩風景區內的岩美術館。香港文匯報河北傳真

在國家政策有力支持下,贊皇當地政府善用妥用港澳資助,加快實現產業升級,同時積極謀劃布局,用自身「造血」來鞏固外界「輸血」成果,鋪好新征程的「富民路」。

贊皇縣嶂石岩景區核心位置,九女峰景點入口處,一座極現代藝術風格的美術館嵌在山石之中,成為景區獨特的風景線,吸引眾多遊客進入參觀。「這座岩美術館是贊皇探索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場所。」贊皇縣政府官員介紹,美術館自今年4月開館以來,已經舉辦兩次展覽,累計接待遊客兩萬餘人次。

景區建美術館 業態新穎吸客

河北省正全力打造「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文旅品牌。贊皇縣委、縣政府發現嶂石岩具有成為全國一流寫生基地的條件,但配套設施嚴重不足。贊皇縣委、縣政府決心補齊短板,利用閒置空間,打造高品質美術館,並邀請國內一流建築結構團隊,破解開挖體量大、施工難度高等諸多難題,最終建成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包含主展廳、特展廳、多功能廳、放映廳等多種獨立展陳空間的岩美術館。

「嶂石岩地貌同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一起構成中國三大砂岩地,但大家很少聽過嶂石岩地貌,非常可惜。而且嶂石岩風景區內的農家樂同質化嚴重,很難具備競爭力。」中央美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師、岩美術館名譽館長侯鑫表示,美術館沒建之前,自己曾帶學生到嶂石岩寫生,但有同學走遍景區都難覓一杯咖啡。岩美術館借鑒「先鋒書店」理念,引入咖啡廳,打造休閒、娛樂、閱讀等複合業態空間,為遊客提供沉浸式藝術空間,還可承接會務、團建、研學等多種活動。他期待能以岩美術館為平台,將各高校藝術家資源匯聚到嶂石岩,激活當地的文旅生態環境,希望通過「展品入戶」等形式,提升當地農家樂經營者審美,帶動周邊旅遊創收。

沿着岩美術館一路上行就是贊皇著名景點九女峰,景區近年也在積極改造升級,引入420米魔毯和460米滑道等特色項目,滿足遊客極致觀光體驗的同時豐富多元遊覽體驗,亦解決了老弱遊客「望山興嘆」之苦。

非遺土布帶動村民創收

在贊皇,原村土布人人皆知,不只因為土布紡織技藝是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最重要的原村土布合作社創始人、理事長崔雪琴是當地有名的興村振興帶頭人,用土布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她探索實施「公司+合作社+基地+工坊+農戶」模式,在全縣設立5座非遺工坊,覆蓋6鄉鎮17村,免費培訓賦能1,000餘名農村婦女,這些「織娘」在自家門口,在接孩子、務農之餘就可以實現高質量就業。

「國家出台了許多支持鄉村振興的政策,我們一定抓住機遇,在發展自己產業同時,讓農民更富裕、讓鄉村更振興,這也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我們有信心和底氣,讓更多村民參與進來。」崔雪琴說,傳統文化就是每一位中國人和企業家的底氣。談及未來,她希望能在香港開一間自己創辦的國產服裝品牌分店,宣揚中華傳統文化。

今年五一假期,贊皇接待遊客82.6萬人次,創造旅遊收入近6億元;贊皇23萬畝酸棗林帶動的酸棗仁加工與購銷產業,預計未來一年能帶來近50億元的豐厚回饋;贊皇傳統陶瓷產業正向新質生產力轉型,當地匯瓷電子面向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的高科技水平項目建成達產後可年產陶瓷基板300萬片,中大型陶瓷結構件2,000件,預計年產值6億元……這一系列數據正成為贊皇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謀劃富民利民路最強有力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