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局與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昨日簽訂合作備忘錄。圖為何永賢參觀產品展示區的示範成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芷珊)特區政府房屋局與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昨日簽訂合作備忘錄,就「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相關科技研發加強合作,首批展開研究的技術,包括進一步改良牆體連接技術「智易扣」、研發填縫複合卷材、先進混凝土材料及隔音材料等,協助公營房屋達至「提速、提量、提質、提效」目標。雙方並會建立完整的知識產權管理機制,讓研發成果獲專利保障,並透過技術授權與商業化創造收益,部分收益再投入新一輪研發,形成可持續的發展模式,為創科生態注入持續動力。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致辭時指出,未來10年公營房屋單位供應目標為30.8萬個,產出量大、重複性高,當「組裝合成」建築法相關項目研發成功,就能將成果輻射出去。而公屋正大量應用「組裝合成」法興建,未有「智易扣」前,工人吊起一個組件,需在同一層紮鐵,然後吊運第二個組件。開發「智易扣」後則可同時放置兩個MiC組件,工人再到上一層放置「智易扣」,加快整個建造流程,「達到提速提效、減成本、保安全。」

她表示,局方期望是次合作,透過公營房屋提供驗證和實踐平台,把更多創科力量注入香港建造業,並同時與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合作探索建立更廣泛的夥伴關係網絡,以「內聯外通」善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將香港打造成為建築科技知識產權區域樞紐,體現香港「超級聯繫人」角色。

「智易扣」減牆身厚度 增可用面積

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首席業務總監沈文龍表示,「智易扣」2019年開始研發,房屋署希望減薄MiC組件牆身,「智易扣」可將內牆的牆身厚度由原本350毫米減至250毫米,從而增加單位內的可用面積。至於品質安全方面,研發過程會透過不同計算及1:1實驗,再進行不同認證。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房屋局與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正是香港創科上、中、下游正面互動的良好示範,也是「政、產、學、研」高效協作的好例子。研發院的建材研發,結合房委會屬下的多元應用場景和生產需求,為優秀的科研成果提供實實在在的「用武之地」,助力改變整個行業的生態與實現更高效的公營房屋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