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正如火如荼舉辦,本屆展會美國參展商數量較上屆增長15%,英偉達、蘋果、美光等科技巨頭紛紛攜新品亮相。美國政府近年千方百計遏制中國發展,脫鈎斷鏈打壓變本加厲,但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最齊全的產業鏈供應鏈,以及14億人口的巨大消費市場,更重要的是中國堅持改革創新,推進產業自立自強,有足夠的實力定力應對任何圍堵遏制,「東升西降」勢不可擋。香港應在國家高質量發展中找準定位、把握機遇,加快產業升級轉型,增強競爭優勢。

即使美國政府以「芯片霸權」不斷收緊對中國的限制,英偉達CEO黃仁勳不僅首次亮相鏈博會,更在開幕式用中文致辭時強調,「中國的開源AI是推動全球進步的催化劑。」這家全球AI芯片龍頭企業,在H20芯片對華出口限制解除後,迅速宣布擴大在華生產,並計劃針對中國市場開發新的消費級GPU。

蘋果公司則連續三年攜欣旺達、山東創新、傑士德等中國供應商參展,集中展示智能製造、綠色能源等領域的最新成果。其中,欣旺達自主研發的磁懸浮輸送產線實現100%國產化,傑士德推出的微型O型圈自動組裝設備精密度不輸進口產品。

這些例子充分證明,中國完善的產業鏈和巨大的市場容量,為全球科技企業創造不可替代的商機。美國的科技巨頭都清楚看到全球供應鏈合作不可分割,高度重視、前瞻布局中國市場,這種中外產業互利合作的大勢並非政治限制能輕易改變的。

美國企業積極進軍中國市場,中國科技企業也在核心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華為早前開始量產其先進AI芯片昇騰910C,報道指這款國產芯片,運算能力和記憶體容量達到英偉達H100芯片的同等水平。

美國政府近期對華芯片政策時鬆時緊,一方面,美國商務部宣布取消部分AI半導體的對華出口限制,以利美國企業佔據中國市場;另一方面,將華為昇騰芯片列入管控對象,甚至向第三國延伸限制。這種矛盾做法,暴露美國當局既擔心在高端技術領域被中國超越,又害怕失去中國市場。中國憑藉完善的產業基礎、龐大的消費市場和豐富的應用場景,正在構建創新技術與先進產業相互促進的良性生態。美國固守單邊主義、孤立主義政策,不僅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而且會損害美國企業的競爭力,阻礙美國產業進步。

在本屆鏈博會上,香港企業的表現同樣引人注目。太古集團攜旗下航空、地產、消費等多元業務參展,國泰航空展示的「爾雅」商務艙VR體驗產品,讓觀眾沉浸式感受航空業的標杆服務。這些例子充分說明,香港不僅是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在產業上同樣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可以在國家產業升級轉型中發揮獨特作用,同時拓展自身的市場空間。香港應發揮內聯外通的優勢,一方面依靠香港雄厚的科研基礎,借助AI等前沿技術,在智慧城市、金融科技、醫療健康等領域打造新的增長點,並加速與內地先進製造業的合作,共同構建產研學一體化的產業鏈;另一方面,積極深化國際合作,拓展國際市場,以香港為平台和橋樑,促進中外產業合作共贏,令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的功能更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