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夏微 上海報道)中國入境旅遊市場展現出強勁復甦勢頭,除了有更多的第一次來華的外國遊客外,也有越來越多「一來再來」的外國遊客。針對這一情況,國內旅遊業界開始在經典旅遊產品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以滿足外國遊客的不同需求。
「去年開始由於簽證政策不斷利好,所以外國人入境遊,尤其是中國周邊國家來的人,原來可能一生就來一次中國,現在會來了再來。」春秋旅遊副總經理周衛紅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原本旅行社方面重點會放在帶外國遊客去一些經典的景點,但現在已經需要開發一些深度產品,以滿足多次來華旅遊境外客人的需求。「不僅僅是產品,在資訊提供上也會更加深入。比如說我們現在針對日韓過來的遊客,會把上海的二次元的打卡地融入產品,給到年輕人一些選擇。而東南亞的遊客到上海來,會有一些對尋古、創意、服裝定製等的需求,這些都會被我們融入到產品裏邊,不再像以前只是去外灘、東方明珠、浦江遊船、南京路、城隍廟。」
不僅如此,周衛紅表示,簽證便利化疊加高鐵出行的便利,外國遊客對內地的探索愈發深入。「以前上海周邊我們會去蘇州、杭州,現在增加了上海、寧波、紹興,上海、揚州,甚至是到鎮江的路線……」在周衛紅看來,隨着中國持續優化簽證便利化政策,越來越多內地的特色旅遊目的地會被看到,被外國遊客深入了解。
攜程全力拓展入境團隊遊服務
在線旅遊平台亦加碼入境遊業務布局。如攜程近日宣布全力拓展入境團隊遊服務。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中國憑借豐富的歷史文化、壯麗的自然風光、完善的旅遊基建及高性價比,擁有成為全球入境遊第一梯隊的堅實基礎和巨大潛力。」他透露,攜程入境遊業務已恢復至疫前70%至80%,今年有望全面超越疫前水平。
政企聯動打造可「帶走的中國」
攜程方面表示,當前,海外市場對中國團隊遊的需求呈現顯著增長,但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一方面,受益於免簽政策,來自韓國、泰國等亞洲國家的遊客量增長迅猛。儘管其人均消費與高價值的歐美客群尚有差距,但亞洲國家成為重要的入境增量來源;另一方面,港澳台地區、泰國、新加坡、美國、韓國、日本等客源地貢獻了攜程海外平台入境日遊活動超過80%的交易額,顯示出對深度文化體驗(如非遺、歷史、美食)的強烈興趣。
不過攜程方面也留意到,行業痛點依然突出——外卡支付不便、網絡服務不穩定、語言溝通障礙成為阻礙入境遊客體驗的三大難題。同時,自由行比例在疫後飆升,導致傳統跟團需求被分流,市場亟需高品質、差異化的團隊遊產品來破局。 香港文匯報記者獲悉,攜程已聯合國內多個目的地政府,共同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精品旅遊路線,構建「國家文化補給站」。目前,攜程與杭州文旅局已聯合打造首批深度體驗線路。嘉興、湖州等地的20條特色線路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這些線路精心融合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生活場景,例如計劃在紹興推出的「黃酒工坊深度體驗+現代藝術街區巡禮」項目,旨在讓外國遊客能夠「觸摸」和「帶走」鮮活的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