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會人員現場體驗「導盲兔」AI視覺智能伴侶。
●科技助殘是本屆殘特奧會的最大亮點。圖為發布會上展示的智能機器人導盲犬。
●17日,在廣州召開的殘特奧會專題發布會上透露,將有8,900名殘疾人運動員來到粵港澳參賽。
●現場工作人員展示用手機控制自動摺疊電動輪椅,它將投放於香港賽區。

粵港澳以最人性化設施 為殘特奧會創造最好條件

坐着可避障的智能輪椅往返粵港澳、酒店房間為聾人運動員安裝可閃爍門鈴、場館為手臂殘缺運動員增配腳踢式電梯按鈕……17日,在殘特奧會組委會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一系列將運用於殘特奧會的無障礙設施和服務。發布會透露,由粵港澳共同承辦的殘特奧會,將有8,900名殘疾人運動員來到粵港澳參賽,由於全部場館均為既有場地,各賽區得以投入更多資源進行設施的人性化改造,有更多的科技設備投入使用,三地將以最人性化的無障礙環境和服務、最具科技力量的設施和輔具,為運動員築夢大灣區創造最好條件。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

殘特奧會組委會副秘書長、殘特奧會廣東賽區執委會副主任陳學軍在發布會上表示,殘特奧會競賽組織、服務保障、場館改造等基本就緒,通過了測試賽和提前項目的檢驗。16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第一次代表團團長大會在廣州召開,標誌着粵港澳為賽會作好了全面準備。

運動員9城分級 無需來回奔波

「本屆殘特奧會與十五運會是一支籌辦隊伍辦兩個運動會,採用同一個會徽、同一套吉祥物、同一支火炬,這在全國全運會和殘特奧會歷史上是首次,體現賽會對殘疾人體育的關懷。」陳學軍說。

這種關懷體現在每一個環節。運動員分級是殘特奧會的核心,事關賽事組織是否順暢和比賽公平、公正。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本屆殘特奧會共有1,600名運動員需要分級,和歷屆殘運會、殘奧會、亞殘運會不同,組委會不統一在某地對運動員分級,而是設立1個分級中心和16個分級點,分級點分別設立在廣州、深圳、佛山、惠州、東莞、肇慶、珠海和香港、澳門9個賽區。同一屆賽事的運動員在9個城市進行分級,創造了國內外同類賽事先例。

「雖然給主辦方的分級組織帶來挑戰,但方便了運動員。我們多做一點,殘疾人運動員就少奔波一點。」陳學軍說。

線上小程序呼叫 線下瞬時響應

輔具使用事關運動員的比賽成績,為此,廣東調動了全省的輔助器具服務力量,配置19輛專業服務車,84名技術保障人員,對輪椅、假肢、矯形器等高頻需求設備,準備了2,000多套維修工具和備用件,確保設備故障「即報即修」。同時,除了設立線下保障中心、保障服務站、流動服務車三級保障體系,還專門開發出「粵輔通」無障礙助殘小程序,可實現線上呼叫,線下瞬時響應。

至於參賽、觀賽人員的吃住行,則更事無巨細。陳學軍介紹,比如,盲人項目增設盲道,布設了語音提示系統。聾奧項目增加閃爍門鈴,安排手語翻譯系統。借助無障礙設施,殘疾人運動員、殘疾人觀眾從停車場到比賽場、從休息區到觀賽區,從一個場館到另一個場館,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都能暢行無阻,甚至殘疾人坐着輪椅往返粵港澳觀賽、遊覽,都不存在障礙。

科技助殘是本屆殘特奧會的最大亮點。殘特奧會廣東賽區執委會高科技產品展示專班副組長陳海龍介紹,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助殘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廣東輪椅、助行器等產品全國市場佔比接近60%,康復機器人產品產業規模佔全國42%。

智能輪椅輕鬆往返 導盲兔隨時隨地輔助

香港文匯報記者注意到,發布會現場展示了7款將運用於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高科技輔具產品,有的專門為殘疾人研發,有的面向全部人群。由一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導盲兔」AI視覺智能伴侶,利用攝像頭AI視覺技術,可將眼前的場景通過語音轉述給視障人士。公司CEO白瑞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導盲兔內置4G網絡,擺脫手機束縛,可適配眼鏡、盲杖,也能手持或作為吊墜佩戴,隨時隨地開啟智能輔助。值得一提的是,它不僅能精準識別環境,幫用戶尋找物品,還能快速辨認熟人,非常好用。

由佛山東方醫療設備廠有限公司展示的自動摺疊電動輪椅,可一鍵觸控自動摺疊,通過手機App可操控、遙控駕駛,遠程出發自主摺疊,不論是坐輪椅還是乘車,都可實現自主出行與收納。公司負責人介紹,在安全保障方面,輪椅的主動監護系統實現厘米級實時定位,同步追蹤歷史軌跡,越界即預警。據悉,屆時,這款摺疊輪椅還將部署到香港賽區。

陳學軍表示,在殘特奧會辦賽、參賽、觀賽等各環節,組委會想方設法設置應用場景,賽會將成為展示大灣區科技助殘能力和水平的舞台,同時,也相信今天的推廣和示範,就是老百姓明天的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