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宏立 香港理大工商管理博士、香港銀行學會考試審核委員會委員、香港董事學會培訓委員會委員、香港學術及職業評審局專家

內地經濟韌性強、潛力強,長期向好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回顧過去一段長時期,外資流入內地的數量持續增加,對經濟有正面作用。

2024年11 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正式施行,全面取消製造業外資進入限制措施。此舉有助打造更加開放、更富有韌性的產業鏈供應鏈;提升引資規模和質量,有利先進製造以及高新技術等領域進一步吸引外資;以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中國經常賬戶順差1,656億美元,其中來華直接投資保持淨流入。

內企來港上市 資金青睞熱捧

筆者留意到,去年12月,特區政府財庫局局長許正宇在網誌「財庫論」撰文表示,香港將不斷擦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金字招牌,向世界展示香港是國際資本的「超級聚寶盆」。他並表示,香港將繼續充分發揮「超級聯繫人」的獨特角色,把握國家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將內地與全球市場緊密連結。

事實上,近期有不少內地企業在港上市,獲得投資者歡迎,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外來資金。今年7月9日,有兩隻「A + H」新股正式掛牌。提供各種智能終端精密解決方案的藍思科技表現最亮眼,該股是次H股發行從遞表至掛牌僅用100天,完成全球發售2.62億股,集資額逾47.6億元。另一隻「A + H」新股FORTIOR共發行約1,874.44萬股H股,集資金額約22.59億元。

在現階段來說,內地吸引外資,不光是看融資本身,而是着重外資帶來的研發、科技、管理等寶貴資源,提升產業體系完整性,促使全要素生產率進一步提高。筆者預期,下一階段,為實現外資和經濟的良好對接,內地將進一步提升利用外資的水平和質量,吸引高端技術流入。筆者認為,香港在此方面可繼續發揮好「內聯外通」的優勢,貢獻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