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昨日在北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出席開幕式致辭時強調,中國將堅持分工協作、開放包容,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互利共贏的推動者,促進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中心,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和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獨特優勢,且實行普通法制度,可在全球產業鏈中擔當「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定位角色,加強深化國際合作,助力國家促進全球產業供應鏈穩定創新。

何立峰指出,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開放合作,強調只有開放合作才能帶來共贏發展。誠然,自由貿易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符合各國利益,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與個別國家粗暴干預市場、以加徵關稅和限制措施等手段逼製造業回流不同,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發揮着穩定器的作用。中國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環節,一直以實際行動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為深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復甦貢獻力量。

中國一向堅決反對人為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泛安全化,提倡構建惠及面更廣,包容性更強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

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擁有法治化、國際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是連接內地與全球市場的重要橋樑。在供應鏈領域,香港憑藉優質的金融、法律和專業服務,為國際企業提供融資、風險管理和跨境結算服務,幫助企業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供應鏈效率。同時,香港具有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能夠將內地的龐大市場、先進製造能力與全球資本、技術和需求無縫對接,協助國際企業進入內地市場,幫助內地企業「走出去」。例如,香港可以作為技術轉移和知識產權交易的平台,促進雙方企業合作共贏。

目前,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如火如荼,將陸續吸引國際創科企業、人才落戶,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深化產業供應鏈的國際協同創新;香港亦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形成產業互補,共同培育新興產業鏈供應鏈,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供應鏈網絡。

香港擁有雄厚科研實力,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領域具有領先優勢,通過與內地合作,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當中包括,推動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在供應鏈中的應用,加快相關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為全球供應鏈創新提供重要支撐,並持續增強香港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