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

南方之境,天氣溫暖,各種類型的桂花樹幾乎四季都能尋到。不像在北方,印象中,彷彿只有8月下旬至10月份才能嗅到桂花香。在香港所住的屋苑裏,有人種了許多的桂花樹,常常桂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最常見的桂花品種如銀桂、金桂、丹桂多在秋季盛開,尤其農曆八月前後,因此有「八月桂花香」的說法。部分品種如「四季桂」或「月月桂」在適宜條件下可多次開花,春、夏、秋都可能零星開花,但冬季通常停止。

華東一帶的人們,喜歡用桂花製作食物。在香港的餐廳酒樓用膳,尤其是江浙滬菜系的餐廳,最後一道甜品,通常都喜歡奉上冰、甜、彈、軟的桂花糕,或是灑滿新鮮桂花的桂花酒釀圓子。每次吃飯,我總要等到這兩樣甜品,大快朵頤之後,才可以一了心願。

幾乎所有的桂花都可以用來入饌。金桂的花色金黃,香氣最為濃郁甜美,是食用桂花的首選。例如︰可以用來製作桂花糖、桂花蜜或是桂花糕、桂花酒等,紹興的桂花釀也是桂花酒的一種。以紹興黃酒作為基酒,將新鮮金桂用鹽或糖醃漬後,加入黃酒中浸泡,或直接與酒同釀,使花香滲入酒液。酒體呈琥珀色,兼具黃酒的醇厚和桂花的清甜,香氣馥郁。

不要小看這甜蜜的紹興桂花釀,很多人因其香甜易入口,常常貪杯而醉。不過,所謂良辰美酒,若與親朋好友共飲上一壺桂花釀,即便醉了,也是值得。

年少時讀了作家琦君的一篇散文《桂花雨》,念念不忘。後來照着琦君的筆觸,也有模有樣地學寫了一篇自己的《桂花雨》,可是現在再也找不到了。我寫自己兒時住的庭院,庭院裏有兩棵桂花樹,臨近中秋時,在桂花樹下賞月,嚮往月宮的嫦娥。桂花開滿枝頭時,父親便取了一些桂花,洗淨後和蜜糖混在一起放在密封的玻璃瓶,說是給我做的桂花糖。我還記得那些金黃色的小花,不僅散發出濃郁的香氣,更升華了蜜糖的品級,塗抹在麵包上,滋味濃郁。

桂花盛開時恰逢中秋,其香與月餅、明月相融,成為家庭團圓的象徵。桂花香氣清雅卻持久,文人以此自喻清廉正直的品格,如宋代朱熹詠桂:「亭亭岩下桂,歲晚獨芬芳。」於我而言,桂花香氣含蓄而悠遠,「自是花中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