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是上半年經濟增長主動力。圖為消費者在山東煙台一家商場了解國產電動汽車。新華社

統計局:經濟運行持續穩中向好 下半年消費政策將繼續加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660,53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當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指出,上半年國民經濟頂住壓力、迎難而上,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生產需求穩定增長,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收入繼續增加,新動能成長壯大,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運行呈現包括「穩」的態勢持續、「新」的動能累積等在內的4大特點。尤其,上半年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是增長的主動力。展望下半年,他表示,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有支撐。

數據顯示,上半年工業生產較快增長,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勢良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分產品看,3D打印設備、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3.1%、36.2%、35.6%。服務業增長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良好。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

「進」步伐堅定 「新」動能累積

談及上半年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盛來運認為,一是「穩」的態勢持續。上半年GDP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個百分點,穩中有升;調查失業率總體平穩,今年以來,月度調查失業率基本在5.0%—5.4%區間波動;物價低位運行,基本平穩;國際收支基本平衡,貨物貿易進出口創同期新高,外匯儲備維持在3.2萬億美元以上。「從以上四大宏觀指標看,經濟運行 『穩』的主基調沒有變。」

二是「進」的步伐堅定。保持經濟穩定運行的同時,各個地方堅定不移推動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三是「新」的動能累積。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2024年「三新」(指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8%左右,新動能在積聚。四是「暢」的循環改善。上半年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是增長的主動力。

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458億元,同比增長5.0%,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上半年,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3%,商品零售額增長5.1%,消費結構中,服務消費的佔比在提升。此外,假日消費拉動作用增強。上半年,「春節」、「五一」、「端午」三個節日的外出人數創新高。相關的文體休閒、交通出行服務消費都保持兩位數增長。「大家在解決溫飽以後,更注重發展和享受型消費。」盛來運說,上半年,體育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2.2%,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增長11.3%。

「中國遊」「中國購」續升溫

同時,綠色消費漸成新風尚。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節能家電、智能家電消費增長仍然較快。「中國遊」「中國購」持續升溫,尤其是免簽「朋友圈」擴大以後,來中國旅遊的遊客更多,也帶動了國內消費。「五一」、「端午」假期,適用免簽政策入境的外國人次同比分別增長72.7%、59.4%。新的消費模式和業態層出不窮。悅己消費、情緒消費,新的個性化、多元化消費方興未艾。

盛來運說,上半年的影響因素、消費態勢在下半年會得以持續。另外,消費政策還會繼續加力。據有關方面宣布,下半年刺激消費補貼政策已經在陸續出台,各地也會繼續出台相關措施促消費。

盛來運說,中國現在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關鍵階段,人均GDP連續兩年穩定在1.3萬美元以上。這個階段正是消費升級的關鍵時期,文化旅遊、醫療健康、養老消費空間廣闊,中國有14億多人口,市場規模優勢非常明顯。而且,與發達國家的消費水平差距就是成長空間,中國未來的消費成長性非常好。「對下半年的消費,我們仍然充滿樂觀預期。」

下半年經濟保穩增有支撐

展望下半年,盛來運認為,儘管外部環境還有不少不確定性,內部結構調整的壓力較大,但綜合判斷,下半年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是有支撐的。首先,上半年經濟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和成效,為完成全年目標打下了較好基礎。此外,從生產看,服務業經過多年轉型後,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在提升。三次產業中,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59.1%,對GDP增長貢獻率超過60%。從需求看,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主動力。從出口看,中國實行多元化對外開放,構建多元化貿易格局,對單一國家的貿易依存度已降到個位數。從新動能發展看,新動能繼續成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速度。

上半年經濟亮點

●國內生產總值660,53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6月份同比實際增長6.8%

●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8,654億元,同比增長2.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458億元,同比增長5.0%

●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

●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1%。6月份同比上漲0.1%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8%。6月份同比下降3.6%

●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2.8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74萬億元

●人民幣貸款增加12.92萬億元

●貨物貿易進出口21.79萬億元,同比增長2.9%,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10萬億元以上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