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業總會昨日公布《香港製造:新型工業化策略》研究報告。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殷考玲)特區政府銳意推動香港產業多元化發展。香港工業總會昨日公布《香港製造:新型工業化策略》研究報告指出,香港工業佔2023年本地生產總值(GDP)4.4%,與工業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佔16.2%,凸顯工業及上下游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該會主席莊子雄指出,新型工業已成為香港工業的核心動力,既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也支撐着包括研發、物流、專業服務在內的生產性服務業。同時。

報告提出七大政策倡議,建議政府盡快制定新型工業發展策略,包括聚焦發展高端製造業,確保配備充足的人才與資源,以配合產業發展需求。

發展高端製造業 應用AI增效率

該報告分析本地及內地數據和國際間推動工業發展的主要經驗,綜合港資工業企業代表在焦點訪談的意見後,就新型工業發展未來路向作出七大政策倡議:包括發展高端製造業;打造工業及生產性服務業人才庫塑造以創新驅動的工業文化;為新型工業企業提供發展誘因;應用人工智能(AI)技術提升行政效率;建立「品牌·香港」支援港商開拓銷售市場;促進區域產業融合;完善統計方法,反映香港工業最新發展情況。

莊子雄期望,政府能考慮報告的建議,早日制定新型工業中長期發展方案,大力發展高端製造業,如先進材料及電子科技、大健康產業、食品科技及食品加工、綠色科技等策略性行業,從而鞏固傳統優勢產業並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

新型工業行業方面,該報告建議政府制定高端產業發展路向。人才方面,工總建議政府多管齊下,靈活引進外來人才的同時,積極培育本地工業人才投入產業發展,包括制定全面和具前瞻性的人才發展策略,設立關鍵績效指標(KPI),每年檢討政策成效;定期檢視「技術專才清單」和持續實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並考慮設立專門配對平台連接本地工業企業與境外技術人才,以及提供簽證便利等,補充人力缺口。

建議多管齊下引才育才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對外事務)、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副總監鄧希煒表示,受訪港資工業企業重視研發投入,近半表示去年研發投入佔總營收之比達5%或以上。有81%受訪企業看好東南亞的投資趨勢,反映港資工業企業或將持續推進「中國+N」的供應鏈布局。

他認為特區政府可向成功地區取經,再結合香港獨有優勢,大力參與全球供應鏈重組過程及內地企業出海浪潮,推動新型工業及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