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材料擁有美國目前唯一一座正營運的稀土礦。 路透社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當局試圖在稀土領域加速挑戰中國。路透社周一(7月14日)報道,美國當局正加速推動獨立稀土定價機制,為礦企提供價格補貼,試圖以此刺激投資,認為能削弱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的主導地位。分析人士警告,這一定價機制對生產商有利,但會推高汽車製造商等下游消費者及客戶成本,反而可能衝擊供應鏈。

中國掌控全球90%稀土供應,部分西方稀土礦商認為,中國的低價機制削弱他國投資動力,呼籲西方國家當局建立獨立定價機制,打破低價困局,幫助西方企業提升競爭力。例如美國國防部上周公開協議,宣布以每公斤110美元(約864港元)價格,為美國唯一本地稀土礦開發商MP材料公司設定最低採購價。

國防部補貼差額

MP材料兩種最常用稀土釹和鐠,當前市場價約為每公斤63美元(約495港元),受低價影響,MP材料去年淨虧損6,540萬美元(約5.1億美元)。按照新協議,國防部會按照110美元標準,補貼MP材料釹和鐠與市價之間的差額,如果價格高於110美元,國防部則將獲得30%的額外利潤分成。

新協議旨在推動MP材料提升產能,該公司擁有美國目前唯一一座正營運的稀土礦,公司預計今年底在得州工廠啟動生產商用稀土磁鐵。在國防部支持下,MP公司將在美國境內建造第二座稀土磁鐵工廠,計劃新增年產7,000噸產能,總體目標是年產一萬噸,相當於美國去年的磁鐵本地消費量。

部分美國以外企業歡迎新協議。計劃在美設立稀土分離廠的加拿大阿克拉拉資源公司研發經理卡斯特隆稱,新協議能為企業帶來新的戰略路徑。不過諮詢公司Project Blue專家梅里曼認為,目前尚不清楚需採購稀土礦的其他產業客戶,會否接受更高的稀土售價,以及會否因此加大在稀土領域投資,「非政府支持的客戶不太可能複製這一投資模式,他們未必明確依賴某一區域的供應鏈。」

戰略發展需至少10年

礦業資深人士、前莫利礦業公司行政總裁史密斯上月受訪認為,稀土礦的提煉加工是產業關鍵,西方國家需要數年時間,才可能發展出一定稀土加工能力,「我們需要在岸建立所需的設施來解決這問題,這將是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前上海美國商會副會長約翰遜預計,美國的稀土供應多元化戰略面臨時間、成本和人手等挑戰,「該戰略發展需時至少10至20年,成本數以萬億美元計,人才來源、加工材料、提純工藝都存在挑戰,美國短時間內無法培養該領域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