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中國海關總署發布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21.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圖為當日航拍的江蘇南京龍潭港進出口集裝箱碼頭。 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達到21.7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13萬億元,增長7.2%,進口8.79萬億元,下降2.7%。在14日國新辦舉辦的2025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介紹指出,中國外貿在複雜環境下頂住壓力、保持動力、展現活力。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對美國進出口上半年雙跌,但6月份進出口值回升、同比降幅亦明顯收窄。

王令浚表示,上半年進出口情況呈現出5大特點:外貿規模穩定增長、外貿「朋友圈」更加多元、出口動能向優向新、內需擴大帶動進口趨穩、外貿經營主體活力不斷釋放。二季度進出口同比增長4.5%,連續7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

進出口同比增加逾6000億

「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我國外貿保持較強韌性,實現總量增長、質量提升、變量可控。」王令浚說。中國進出口已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10萬億元以上,今年上半年進出口同比增加了6,000多億元。進入6月份,進出口、出口、進口這三項指標同比全部實現正增長,增速都在回升。

上半年對美進出口降9.3%

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對美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1.55萬億元,下降9.9%,進口5,303.5億元,下降7.7%。受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影響,中美貿易由第一季度同比增長轉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降幅達到了20.8%。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日內瓦、倫敦經貿會談取得積極進展,中美貿易有所回升。6月份進出口值從5月份不到3,000億元,回升到超過3,500億元,同比降幅也明顯收窄。「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這既是全球化時代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是產業鏈深度融合的客觀要求,也是兩國企業創新協同與民眾福祉提升的現實需要。」王令浚說。

據了解,目前中美雙方團隊正在加緊落實倫敦框架有關成果。中方再次強調,日內瓦共識和倫敦框架來之不易,訛詐脅迫沒有出路,對話合作才是正道。希望美方繼續同中方相向而行,讓合作成為中美經貿的主旋律,推動全球貿易體系重回公平與開放的軌道,為全球經濟復甦和增長作出應有貢獻。

展望下半年,王令浚表示,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增加,下半年中國外貿穩增長仍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專家:外貿形勢臨不確定性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對香港文匯報表示,相較於上半年外貿數據,他更加關注6月份的出口同比增長率,因為6月是中美兩國在日內瓦發表聯合聲明後的第一個完整月份,更能說明問題。6月份進出口值回升、同比降幅也明顯收窄,從這一結果上不難看出,聯合聲明的發布對兩國貿易的穩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隨着美國逐步確定對其他國家的加徵關稅幅度,或可能通過轉口貿易等影響中國,未來中國外貿形勢發展依然面臨不確定性。

王令浚還指出,當前,個別國家濫施關稅,違背國際貿易規則,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嚴峻挑戰,近期多個國際組織都下調了今年全球的貿易增速。儘管面臨外部不確定性,但多元穩定的市場、創新優質的產品、應變求新的外貿主體,讓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上半年外貿其他亮點

▶機電產品出口7.8萬億元,增長9.5%,佔出口總值的60%。其中,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增長超兩成,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增長12.7%。

▶中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62.8萬家,歷史同期首次突破60萬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3萬家。其中,民營企業54.7萬家,進出口增長7.3%,佔進出口總值近六成。

▶民營企業進出口12.48萬億元,同比增長7.3%,佔外貿的比重達到了57.3%。

▶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增長9.2%,連續9個月保持增長。

▶中國對歐盟進出口2.82萬億元,同比增長3.5%。

▶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水路、航空、公路進出口分別增長4.3%、9%、16.4%。全國保稅維修業務進出口貨值2,569.9億元,增長7.5%。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