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貿易形勢波譎雲詭的情況下,中國上半年進出口貿易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21.79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同期新高。數據凸顯了中國外貿的強大韌性,為全球貿易的穩定與發展注入了信心。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再度掀起貿易戰,對多國開徵新的關稅,反而促成美國的貿易夥伴加強彼此之間的合作,繪製起「無美國貿易體系」版圖。在此過程中,中國堅持互惠互利的貿易原則,將有更大的空間與各國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外貿在上半年呈現出多方面的積極態勢:外貿「朋友圈」更多元,對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貿易規模超500億元的夥伴數量亦有所增加;傳統市場如歐盟、日本、英國保持增長,新興市場貢獻更多增量,對非洲、中亞進出口增長顯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1.29萬億元,增長4.7%,佔進出口總值的51.8%。
出口動能向優向新成為中國上半年外貿的一大亮點。中國出口的商品不再僅僅依賴傳統的低附加值產品,而是向高技術、高質量方向轉型。例如,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工程機械,促進綠色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風力發電機組、儀器儀錶等出口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這反映出中國製造業的升級和轉型,以及在全球產業鏈中地位的提升。此外,內需擴大帶動進口趨穩。隨着內地經濟的穩步增長和消費市場的不斷升級,內需對進口的拉動作用日益明顯。這不僅有利於滿足內地消費者對高品質商品的需求,也為全球商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受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影響,中美貿易由第一季度同比增長轉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降幅達到了20.8%。然而,近期日內瓦、倫敦經貿會談取得積極進展,中美貿易有所回升。6月份進出口值從5月份不到3,000億元,回升到超過3,500億元,同比降幅也明顯收窄。這充分說明中美產業鏈深度融合,兩國企業創新協同與民眾福祉提升都離不開中美貿易的穩定發展。
與中國外貿的穩健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連日致函多國,宣布8月1日起徵收所謂「對等關稅」,這一做法再次將美國推向了全球貿易秩序的對立面。面對美國的關稅戰亂局,全球多國正尋求互相合作,減少美國關稅影響,甚至可能將美國剔除在外。歐盟等美國盟友已尋求加強貿易合作,為新的「無美國貿易體系」奠定基礎。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國也將目光投向亞洲,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聯繫。
這種全球反制趨勢的形成,充分說明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政策不得人心。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各國經濟相互依存,貿易保護主義只會導致「雙輸」甚至「多輸」的局面。美國政府若不反思其貿易政策,繼續一意孤行,必將進一步孤立自己,失去更多貿易夥伴和市場機會。反觀中國堅持互惠互利的貿易原則,積極推動貿易夥伴多元化,這不僅有利於分散貿易風險,也為中國外貿開闢了更廣闊的空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