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GA & HKEC主席石柱致歡迎辭。
●香港新質生產力論壇之二「香港供應鏈服務破局關稅戰」論壇現場。
●中銀香港環球企業金融部總經理劉超發表主題演講。

香港文匯報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文梓)由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CAGA)和香港經濟智庫(HKEC)主辦的香港新質生產力論壇之二「香港供應鏈服務破局關稅戰」昨日在港舉行。CAGA & HKEC主席石柱致辭時表示,無論是面對國際經貿摩擦,還是為拓展國際合作,香港與內地都應該互相配合,開展更緊密的合作。

論壇上,嘉賓們紛紛圍繞關稅戰為供應鏈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如何發揮和利用好香港優勢,來對沖關稅戰對中國企業出口的負面影響進行分享和討論。

石柱指出,香港供應鏈管理與服務優勢突出,是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節點,建議更多內地企業在港設立供應鏈管理中心或國際總部,以及財資中心,利用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提供更好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拓新興市場 加強灣區港口協作

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兼海運及港口發展專員陳婉雯表示,從五方面分享香港物流業應對美國關稅的主要策略。一是開拓新興市場;二是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協作,共同開拓新貨源;三是豁免部分貨物的出入口許可證要求,以吸引更多中轉貨物;四是深化與國際港口和船舶合作;五是擴大航運及航空網絡。

港口社區系統(PCS)是香港航運業在數字化轉型的最新實例。負責該系統的物流與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特殊項目總監倫婉霞介紹,該系統今年5月啟動,是香港供應鏈的數字化引擎,能提升供應鏈效率和保持香港國際物流與貿易的領先地位。

中銀香港料港大宗商品向好

中銀香港環球企業金融部總經理劉超從金融助力香港建設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進行分享。他指出,建立「大宗商品生態圈」離不開大宗客戶與金融機構的參與,更離不開特區政府的頂層設計和政策安排,相信在政府後續頒布稅收政策優惠、推進商品互聯互通、深化人民幣資金支持、完善貿易便利化等一系列「組合拳」的引領下,香港大宗商品市場將迎來更加健康、快速、可持續的發展。

CAGA & HKEC副主席、香港物流商會主席鍾鴻興在總結致辭時表示,全球經濟格局正面對國際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問題,無論是電商物流、供應鏈、海事法律和供應鏈金融等範疇,都需運用 「供應鏈新質生產力」去解決。他相信,香港憑藉自身獨特優勢,定能在挑戰中尋得機遇,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