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榮棟註冊中醫
●肩膊僵硬疼痛難忍。
●肩周炎情況
●雙手上舉困難。

「肩膊僵硬」是中年人常見的症狀,許多人容易忽視這個問題,卻不知背後可能隱藏多種致病原因,其實這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訊。都市上班族長期伏案工作,肩部肌肉與韌帶長時間處於緊繃狀態,活動量不足;加上年過五十後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常會出現肩膊僵硬與疼痛的情況。此外,肥胖、發炎、外傷或遺傳等因素也可能引發這種症狀,醫學上統稱為「肩周炎」。中醫學認為,肩周炎與體虛及外感邪氣密切相關。腎主骨、肝主筋,若肝腎不足,筋骨失於濡養,加之肩部過度使用而受損,進一步感受風寒濕邪,導致經絡痹阻而發病。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辨證論治,中醫治療具有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等多重優勢。 ●文︰香港中醫學會副會長 施榮棟註冊中醫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五十肩」、「漏肩風」、「凍結肩」,主要症狀包括肩部酸痛沉重、關節活動受限,甚至出現僵硬情況。中醫認為,其成因多與慢性勞損及筋骨外傷有關,導致肩關節周圍的肌腱、韌帶與滑囊發生慢性炎症。初期症狀表現為肩部疼痛、畏寒及按壓時疼痛;至中後期,可能出現肌肉黏連與關節活動障礙(尤其在外展、外旋及後伸等動作上)。嚴重時甚至出現雙手難以上舉,穿衣、梳頭、扣胸圍、擰毛巾等日常動作變得困難,後期更可能伴隨肩部肌肉萎縮。

現代研究指出,肩周炎與肩關節軟組織退化及內分泌變化密切相關。若再受外傷、天氣變化或過度勞累等因素影響,可能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與新陳代謝異常,使肩周組織長期處於缺血缺氧狀態,進而產生滲出、水腫,並導致肌腱纖維化變性,失去彈性、發生短縮,最終引起關節囊下方的組織黏連。此過程中,代謝廢物堆積引發疼痛,進一步發展為無菌性炎症,嚴重者可能出現關節黏連、三角肌萎縮及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