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人士認為,香港仔郊野公園的無障礙路線導賞牌字體過小。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芷珊 攝

特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在落實郊野公園設施改善計劃時,致力加入暢通易達和共融設計元素。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隨漁護署人員以及輪椅人士,遊覽香港仔郊野公園無障礙路線,沿途麻鷹盤旋、野豬覓食,旅程盡顯野趣。輪椅人士嘉敏直言,她早前曾到上址郊遊,「自己看着這裏進步」,昔日涼亭未設斜坡,如今加建斜路,處處可見貼心設計,且路線設計舒適,沿途有不少樹木遮蔭處供遊客乘涼。

嘉敏並表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到香港仔郊野公園,於巴士站下車後,必須經過坡度比達1:5的陡坡,輪椅人士乘巴士下車後需艱難上行,乘坐的士雖可直達公園入口,卻難預約且車費高昂,她笑說:「我們是來行山,不是來消費。」

倡增巴士便利出行

另一名輪椅人士歐陽先生建議運輸署加強郊野公園的公共交通服務,如增設全新巴士路線及加密班次,指現時每輛巴士僅有一兩個輪椅位,若團體同行便難以共乘,若能改善交通配套,將大大提升輪椅人士的行山意慾,進一步推動郊野共融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當日實測從漁光邨海鷗樓巴士站步行至香港仔郊野公園入口時,發現斜坡非常陡峭,需中途休息才能完成攀登,而周邊幾乎沒有行山客選擇步行上坡,絕大部分人直接搭乘的士抵達,僅有數名行山客徒步下山。

眾人又發現香港仔郊野公園的無障礙路線導賞牌字體過小,需瞇眼觀看。資深行山領隊李以強建議,漁護署應調整高度和字體大小,方便輪椅人士閱讀。他還注意到部分香港仔郊野公園生態園設有台階,建議將低矮台階改為斜坡,以實現真正的無障礙通行。

漁護署擬進行兩項優化工程

漁護署郊野公園護理主任(特別項目)布珈瑋表示,署方擬在香港仔郊野公園進行兩項優化工程,首先在傷健樂園興建兩層高建築,包括符合最新標準的暢通易達洗手間及小食亭,建築物亦設有斜路予輪椅人士到天台休憩處欣賞風景。

香港仔上水塘附近的燒烤區亦將進行改善工程,除設無障礙通道的燒烤設施,還會興建全新觀景台,方便遊客觀賞多個法定古蹟,包括1931年興建的水壩、水掣房和古橋。兩項工程項目預算分別為4,740萬元及1,500萬元,預計2026年下半年完成,其間署方會在傷健樂園放置臨時公廁。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