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國資委黨委近日召開學習會,探索參與穩定幣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實踐。香港是全球首個建立法定穩定幣全鏈條監管體系的司法管轄區,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將於今年8月1日起實施,可以充分發揮離岸市場優勢,探索發行錨定人民幣的離岸穩定幣,與上海有巨大的互利合作空間。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的國際金融中心,應該在發展穩定幣方面發揮好「試驗場」和「防火牆」的作用,充分結合內地資源,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步推進穩定幣應用,為國家建設金融強國貢獻香港力量。

在全球數字經濟浪潮下,加密貨幣與穩定幣的發展正深刻改變國際金融格局。香港與上海作為國家兩大國際金融中心,香港通過全球首個法定穩定幣全鏈條監管體系,為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提供合規試驗田;上海依託在岸最大金融中心定位,推動國資參與穩定幣技術研發。滬港協同發展,不僅能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水平,更可為國家金融創新注入新動能。

香港特區立法會於今年5月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本港成為全球首個建立法定穩定幣全鏈條監管體系的司法管轄區。該條例以牌照制度、資本門檻及儲備管理為核心,確保穩定幣發行人具備高透明度與合規運營能力。8月1日起生效的監管框架,將吸引全球合規穩定幣發行機構落戶本港,金融界預計香港未來將佔據亞太區穩定幣市場40%份額,鞏固香港亞洲數字資產的樞紐地位。

香港穩定幣發展的核心機遇在於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當前全球95%的穩定幣與美元掛鈎。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可依託「一國兩制」優勢,在中央支持下發行錨定人民幣的穩定幣,為跨境貿易結算提供高效工具。此舉不僅能減少對美國控制的SWIFT支付系統的依賴,更可通過香港的合規渠道,安全推動內地企業參與全球數字資產市場。

上海與香港的協同發展具有天然優勢。在上月舉行的「2025陸家嘴論壇」上,兩地簽署《滬港國際金融中心協同發展行動方案》,提出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金融產品服務體系等六方面38條舉措。例如,通過實現跨境清算合作、黃金產品交易互聯互通,以及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新場景,滬港可共同提升人民幣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

內地經濟學家建議,滬港可從四方面發力:一是優先探索穩定幣在跨境貿易、供應鏈金融等領域的應用;二是建立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允許合規機構試點;三是參與國際穩定幣監管標準制定;四是探索由國資國企牽頭的跨境支付基礎設施。此外,上海可支持香港發展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提供技術研發和應用場景對接;香港則可協助上海推動數字人民幣與國際穩定幣的相互操作性,構建高效安全的跨境支付網絡。

穩定幣的發展帶來機遇,也面臨挑戰,發展的同時必須兼顧監管。香港金融管理局需要進一步細化監管規則,加強監管機構的人手和機制配套,同時借助內地的科技實力,採用AI大模型、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提升金融科技基礎設施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此外,還需要注重合規框架的建設,確保推進金融創新不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滬港可以通過建立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機制,允許符合條件的機構在受控環境下開展穩定幣應用試點,積累經驗,不斷完善監管,保障金融創新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