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2025年中國航海日主論壇暨航海日活動啟動儀式1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國際組織代表、中國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以及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航運界代表,共議航運業的國際合作。
中國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在致辭中指出,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湧動,衝擊全球物流供應鏈,世界航運格局面臨嚴峻挑戰。與此同時,新技術革命浪潮重構航運產業鏈和價值鏈,綠色低碳成為航運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全球航運業正在經歷深刻變革。
劉偉表示,面對新形勢,要開放共享,加強國際航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深化國際規則對接,共同推動航運業健康發展,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安全穩定暢通。
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交通運輸司司長任為民認為,綠色航運發展面臨着投資量大、綠色船舶和燃料政策前景不明等挑戰,各方應共同應對全球供應鏈中斷和海上交通瓶頸問題,為綠色航運創造有利條件。
國際海事組織(IMO)秘書長阿塞尼奧·多明戈斯表示,發展中國家在航運業綠色化進程中要應對諸多挑戰,所有成員國要積極助力轉型進程。
中國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付緒銀表示,圍繞全球航運業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願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深化綠色規則合作、綠色標準合作和綠色項目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海事組織溫室氣體減排談判,積極推動碳核算、碳交易體系標準國際銜接互認,積極推動國家、地方與企業層面綠色航運走廊的合作建設。
在綠色與數字轉型的時代,中國企業加快國際合作。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石岱說,企業旗下深圳媽灣智慧港集成人工智能、5G應用、區塊鏈等9大智慧元素,在斯里蘭卡、巴西、吉布提等國家的港口推廣應用。
面對全球港航業綠色化、智慧化轉型,開放包容成為共識。當日發布的「引領航運綠色低碳智慧發展新趨勢」倡議書呼籲攜手構建全球航運新格局,努力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加強國際航運交流合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