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珍品
●參觀者欣賞甲骨文與二十四節氣動畫短片。
●市民戴上數碼眼鏡,走進甲骨文的世界。
●甲骨文展品吸引市民拍攝。
●羅淑佩(右二)期望市民和社會各界共同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
●有家長昨日特意帶同子女到場參觀。
●參觀者細閱有關甲骨文的書籍。

甲骨文穿越三千年時空,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香港中華文化節2025核心活動、「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覽,由昨日起至本月22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以「甲骨千年,見字如面」為主題,向香港市民及全球訪客免費開放,全方位、沉浸式展現中華文字瑰寶甲骨文的魅力與勃勃生機。有家長昨日特意帶同子女到場參觀,近距離欣賞及認識漢字從甲骨文到現代的演變歷程,更計劃暑假期間到河南的博物館,近距離感受這古老文字的魅力。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涂穴

甲骨文是迄今中國發現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主要流行於商周時期,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今次展覽以中國文字發展為主軸,透過科技與藝術交融的互動體驗,讓沉睡千年的甲骨文跳出展櫃與書籍,走進大眾生活,並分為三大區域,包括「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甲骨文藝術展」以及「甲骨文XR科技展」。

「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展區展出以非遺技藝還原的5件珍貴甲骨文物複製品,並清晰呈現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的演變歷程。現場特設「甲骨文百家姓」互動體驗及漢字文創等創意區域,市民可親身探索自身姓氏的古老根源,並發掘精緻漢字文創產品,探索當代設計師融古匯今的創意。

結合象形字與工業風 藝術品展創意

「甲骨文藝術展」重點呈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陳楠教授團隊創作的甲骨文數字藝術及裝置作品,其「數碼化甲骨文設計」研究,結合技術與藝術、傳統與創意,展現甲骨文蘊藏的幾何規律與網格奧秘,是次展出的《甲骨文·動物世界》將古老象形字與工業風結合;《甲骨文·甲辰魚化龍》則以手繪融合甲骨文,構建吉祥圖騰意象;動畫作品《甲骨文·宇宙》更以羅盤構建充滿視覺震撼的「漢字宇宙」。

「甲骨文XR科技展」將全球首映XR沉浸式電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榮耀》,觀眾戴上設備即可親歷「大邑商」文明:泛舟洹水、探訪宮廟、參與甲骨占卜等。此作品突破傳統導覽形式,觀眾可觸碰甲骨,解鎖漢字演變,並抓取青銅器,觀看3D熔鑄技藝重現,甚至模擬灼燒龜甲,見證神秘預言浮現。

展覽並設有一系列延伸活動,包括研討會、講座、學生及公眾導賞,旨在深化大眾對漢字文化根源及中華文明輝煌成就的認識。

展覽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香港文聯)主辦,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河南日報社、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省文物局、安陽市人民政府合辦,並獲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宣傳文體部支持。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香港文聯會長馬逢國、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林枬、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孫兆敏、河南日報社社長劉雅鳴、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王向傑等昨日主持開幕禮。

羅淑佩:共推中華文化傳承

羅淑佩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去年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重要方向。她讚揚是次展覽透過互動科技與藝術再創,讓市民多角度認識甲骨文,指出甲骨文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這個商周時期的成熟文字系統,對漢字的發展影響深遠;甲骨文內容涵蓋傳統習俗、天文、地理、曆法等,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庫,期望市民和社會各界繼續踴躍參與,共同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

擬親子暑假赴豫 了解甲骨文故鄉

昨日有不少家長帶同子女參觀展覽,其中市民胡先生表示其兒子喜愛歷史文化,認為是次展覽十分珍貴,能夠近距離地了解中國文字的淵源及發展,而他更有興趣在暑假期間與妻兒一起到河南旅遊,以深入了解甲骨文的故鄉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