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香港民眾安全服務隊(民安隊)正展開新一輪招募,廣納年滿16歲的青少年及成人加入應急救援行列。民安隊正積極開發全新高效的一站式招募平台,預計於今年底至明年初投入服務。多位民安隊青年及成人成員亦分享了加入民安隊的難忘經歷。

民安隊升級招募系統 預納數百人服務社會
民安隊首席行動及訓練主任(機構策略)鍾艷介紹,民安隊是一支政府輔助應急隊伍,其隊員均須接受訓練,以便在發生緊急事故時提供民間支援服務,如搜救被困於山野的人士、協助疏散、撲滅山火等。鍾艷續指,隊伍編制需3,700人,目前僅約3,200名成員,每逢選舉或大型盛事如接下來的全運會均需更多人手,而每年平均成功入隊者約200至300人。她強調隊伍歡迎社會各階層人士,尤其重視培養青少年國家安全意識,近年更拓展少數族裔社區教育。

據悉,加入民安隊成為隊員的條件有年滿16歲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具備中三或以上學歷、能操粵語並能閱讀及書寫中文等;成為長官則須滿足年滿18歲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具備大學學位或以上學歷、操流利粵語並能閱讀及書寫中和英文等條件。另外,申請人皆須接受政府規定的體格檢驗及通過模擬職能及體能測試。申請人成功加入民安隊後凡參加訓練或奉召執勤,均合資格根據《輔助隊薪酬及津貼條例》(第254章)的規定獲支付津貼。

民安隊今年升級新的一站式招募平台,預計於2025年年底至明年初投入服務,優化成人隊、青少年隊員以及民安隊少年團夥伴學校合作計劃的招募流程。該系統整合了「智方便」身份認證登入及數碼簽署功能,確保系統安全性及便利性,可以幫助申請人靈活安排評核時段及隨時查閱申請進度。
母女三人回憶民安隊經歷 獲得不同人生體驗
有母女三人都加入了民安隊為社會服務,並分享她們難忘的經歷,母親、港島區域A中隊高級小隊長鍾翠欣講述自己曾經去西貢附近撲滅山火的經歷,她回憶出隊時自己還帶着一份燒味飯,完成任務出山時已是晚上9時,結束後她再吃上那份燒味飯,心裏感到非常溫暖。

家姐、民安隊少年團花式單車表演隊隊員林穎嘉是中四學生,於2021年加入民安隊少年團,並在單車隊中學到很多東西,也結交了不少朋友。她最難忘的一次經歷是在一次警校開放日做協助工作,管理人流,從中學會了如何與大眾溝通交流。妹妹林穎鍶則是小六學生,於今年4月加入民安隊少年團,她看到姐姐在民安隊很開心所以自己也想加入體驗,她印象最深的是花式單車表演,並表示自己最喜歡單輪項目。

對於兩個女兒都加入民安隊,母親鍾翠欣表示,訓練都在放學後進行,所以不會與孩子的學業衝突,並且,孩子在學校以讀書為主,在民安隊則有更多機會體驗到不同的人生經歷,學到一些校園之外的技能。
孿生姊妹分享難忘回憶 七天搜救找到失蹤伯伯

還有一對孿生姊妹亦分享了在民安隊的經歷,山嶺搜救中隊隊員葉碧芸已加入民安隊4年,她本職工作屬於醫護行業,放假和空閒時間則會參加民安隊的訓練及行動,她表示自己起初加入民安隊是因為喜歡行山,想學習一些急救、指南針使用方法等知識。她亦回憶一次尋找一位失蹤的伯伯,她想辦法收集了許多信息,她與救援隊一起在附近的山嶺展開搜救,七天後終於找到了伯伯,但不幸的是,伯伯已經去世。她表示,雖然結果很不幸,但至少可以給伯伯的家裏人一個交代,以免令伯伯葬身荒山野嶺,這次事件令她難忘。
緊急救援中隊隊員葉碧茹表示自己加入民安隊是受姐姐葉碧芸的啟發,她表示,曾經有一次遇到一位與家人走散的小朋友,於是她就根據小朋友描述的家裏人特徵,最後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她看到小朋友與家人相聚的場景,並收到小朋友的感謝,內心感到溫暖。

在隊員們的分享後,民安隊還進行了職能和體能測試的示範展示,包括掌上壓、仰臥起坐、組合跳、繩索控制、高處工作等。另外,更多招募詳情請見成人隊(https://www.cas.gov.hk/chi/adult_recruitment.html)及少年團(https://www.cas.gov.hk/chi/org/cadet corps.html)官網。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陳子萌報道,視頻攝製:周楎、杜家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