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芳頡 北京報道)香港文匯報記者現場通過檔案檢索系統以「香港」為關鍵詞檢索發現,抗戰期間涉及香港的檔案記錄達數百條。其中既有「在敵統治下之香港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的社會狀況記載,也包含「聲援香港反汪反漢奸罷工工人,堅持團結堅持抗戰反對妥協投降後退分裂」的輿論動員,更有「八路軍反掃蕩勝利,香港人士極為興奮」的勝利捷報。
港九獨立大隊發揮關鍵作用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南抗日武裝中,東江縱隊作為主力部隊,其下轄的港九獨立大隊更具歷史特殊性,在香港抗日中發揮了關鍵作用。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後,英軍僅堅持18天即告投降,港九獨立大隊隨即成為香港抗戰唯一持續作戰的成建制武裝力量。在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艱苦歲月中,該部隊成功營救被困香港的文化界人士,解救英軍戰俘,救助盟軍飛行員,尤其是將命懸一線的美國飛虎隊中尉克爾救出險境,更是一段廣泛流傳的佳話,成為中外聯合抗戰的典範。香港文匯報記者查閱發現,檔案中保存的1944年8月11日《解放日報》刊載的《美飛機師克爾少尉函謝我東江游擊隊》,正是這段歷史的有力見證。
此外,香港文匯報記者現場檢索還發現了不少與《大公報》相關的信息,如《重慶大公報論八路軍百團大戰》所載:「粉碎了他們的謠言更消滅了他們的殘命,我們都是中國的兒女,中國的兒女一定愛護我們的祖國」,彰顯全民抗戰的堅定信念。另有1942年9月13日《大眾日報》刊登的《從香港到蘇北,從黑暗到光明,名記者范長江報道沿途見聞》,記錄了《大公報》著名記者范長江從香港淪陷區到蘇北抗日根據地過程中的6點見聞,其中提到:「抗日民主根據地之建設與發展,國際輿論中及華僑心目中,在中國政治生活上,已被視為有決定性的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