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暫緩「對等關稅」措施明屆滿 施壓貿易夥伴盡快達成協議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暫緩徵收「對等關稅」的措施周三(7月9日)屆滿,總統特朗普表示,美方於周一致函12或15個國家,通知各國要繳付的關稅稅率,宣稱會在未來數天完成多份貿易協議。不過財長貝森特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都稱,新關稅稅率將在8月1日生效,美方會以此為期限向他國施壓,要求其盡快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特朗普周日宣稱,美國通知各國「對等關稅」稅率的信函,將於美國東部時間周一中午12時(香港時間周二凌晨零時)發出,「我認為多數國家到周三不是收到信函,就是與美國達成協議。」不過被問及新的「對等關稅」稅率是即刻生效,還是延至8月初,特朗普的回答並不肯定,「關稅是要徵收的,我認為我們會在周三前解決多數貿易問題,要麼是信函,要麼是協議。」
美僅與英越達成協議
截至周一,特朗普政府僅宣布與英國和越南達成協議,包括對英國維持10%的基礎稅率,對越南商品徵收最低20%關稅。至於與歐盟、日本、韓國和印度等貿易夥伴的談判仍在進行。盧特尼克解釋稱,「關稅措施會在8月1日生效,但總統正在制定關稅及協議。」
貝森特受訪稱,如果貿易夥伴沒有達成協議,美國會恢復今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的「對等關稅」稅率,包括對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徵收超過10%的關稅。貝森特還稱,美國即將與部分貿易夥伴達成協議,預告未來數日會有幾項「重大公告」,不過他與特朗普都未透露具體致函或談判的國家。
貝森特透露,特朗普政府專注於18個重要貿易夥伴,相關國家佔美國貿易逆差的95%,「很多國家甚至從未主動聯繫我們,是我們在相關的貿易關係中擁有籌碼,因為美國處於貿易逆差方,採購更多商品。」
財長點名歐盟拖延時間
貝森特抱怨多個貿易夥伴磋商協議時拖延時間,他以歐盟為例稱,直到特朗普威脅對歐盟商品徵收50%關稅,歐盟才願意重啟談判。
至於美方8月1日才開始徵收關稅,是否意味當日才是貿易談判最後期限,貝森特否認說法,堅稱當前策略是美方對他國極限施壓,「我們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要加速,那就去做。如果你接受原本的『對等關稅』稅率,那是你的選擇。」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哈塞特表示,不排除部分國家與美國磋商貿易協議超出原定期限,至於能否延後期限,將由特朗普決定。
包括貝森特等特朗普內閣官員頻繁否認加徵關稅會推高物價,揚言所有關稅成本是貿易夥伴承擔。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批評貝森特淡化關稅對美國經濟的衝擊,「關稅可能會為美國政府帶來一些收入,但這會以更高的通脹率,以及削弱美國生產商競爭力為代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