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何蓓茵表示,務求繼續建設一個能做實事、做成事的團隊,貫徹好「愛國者治港」原則,並進一步優化公務員的管治。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楊何蓓茵:貫徹好「愛國者治港」原則 進一步優化公務員管治

「公務員事務局過去3年的工作是開拓期、試驗期,接下來將會迎來深化期、鞏固期。」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在上任3周年之際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務求繼續建設一個能做實事、做成事的團隊,貫徹好「愛國者治港」原則,並進一步優化公務員的管治。她提到,2023年區議會選舉宣傳和今年啟德體育園壓力測試中,公務員用自身行動,參與政府重大工作並取得成績,足以體現公務員眾志成城,為香港的發展不遺餘力,是香港發展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環。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

「愛國是由心出發的情懷,不單是理性認知,更是感性認同。」楊何蓓茵強調,為貫徹好「愛國者治港」原則,過去3年來公務員的建設更重視情感共鳴的心態培養。她舉例指,公務員培訓中專門探究中國近代史的課程,從晚清積弱、抗日戰爭到新中國成立,引導公務員反思香港角色。公務員事務局更安排學員赴南京靜海寺──1842年《南京條約》簽署地,親見歷史文物與1997回歸警世鐘,從而激發出公務員貢獻國家的情懷。

講座與內地考察續深化國安意識

她表示,有學員坦言重讀歷史震撼極深:「讀書時學得太淺,如今才懂民族奮鬥之艱。」今年適逢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講座與內地考察持續深化國安意識,將「愛國者治港」化為日常習慣。

為打造「做實事、做成事」的隊伍,公務員事務局優化了賞罰制度。楊何蓓茵指出,在賞方面,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嘉許狀計劃自去年起已取消年資限制,已有多名初級公務員首獲表彰;在罰方面,公務員事務局已簡化對長期表現欠佳及違紀者的處理流程,正修訂《公務人員(管理)命令》,擴大停職扣薪適用範圍。

公務員事務局早前完成代號為「達陣III」的「全政府動員」級別第三次演練。楊何蓓茵指出,不同於以往的兩次演練,最新一次的主要目的是測試通訊,評估由下達指令到全體同事答覆的效率是否達到要求。她說到,3次演練都超過九成符合要求,每一次的效率都較上次提高,因此對整體結果非常滿意。「這些應急機制可讓香港日後面對天災及自然災害時有更好的應對方法,我希望永遠不會用到,但我相信,即使發生情況,公務員亦能有效應對,為香港市民出一分力。」

今年5月,楊何蓓茵曾到深圳了解當地公職人員使用人工智能(AI)輔助處理政務的情況。她認為,未來一些「重複性高、模式固定」的工作,相信在應用人工智能後,可增加效率和準確性,然而AI並不可能完全取代公務員的工作。「用了AI後會減少一定職位,但是同時又會增加一定的職位。未來將更需要一些有思考、判斷力、策略思維的公務員,令落實新政策時更符合市民的需求。」

她相信今後各部門培訓新人時,會更着重技術上的應用,讓他們了解科技可為自身工作帶來哪些便利。

區議會選舉迸發團隊潛能

回首這3年,楊何蓓茵坦言,難忘時刻固然不少,但真正烙印於心的,是兩次見證公務員齊心協力的壯舉,包括2023年區議會選舉宣傳與啟德體育園壓力測試。她說到,這兩次突破性的大規模動員,不僅是「政府大事即公務員大事」的生動實踐,更淬煉出團隊的深厚凝聚力。她憶述道,公務員在選舉宣傳中各出奇謀、創意迸發,印證了這支團隊蘊藏的無窮潛能;同事們自發提早數小時抵達陌生場地,只怕自己的遲到影響整個活動,展現了公務員隊伍作為政府骨幹的可靠擔當。這兩次歷程,無疑是公務員團隊「成形」、能肩負時代重任的完美註釋,也成為楊何蓓茵心中最溫暖而堅實的難忘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