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粵港兩地政府爭取今年11月實施「粵車南下」,初期每天100個名額,今年內可駛入香港市區。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機管局正興建訪港停車場,目標明年首季落成,提供約千個泊位,她亦鼓勵私人業界例如商場、商界等超前部署,針對性地為粵車提供泊車或住宿服務。
陳美寶表示,「粵車南下」實施初期合資格粵車可同步使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泊車轉機」停車場。她說,香港機場每年有5,300萬人次旅客,當中600萬為轉機客,相信「粵車南下」會令航空公司推出更彈性的機票產品。機管局提供約1,000個停車位的「訪港停車場」預計明年首季落成,讓粵車抵港後車主可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到香港其他地方。
倡仿英美日概念 方便粵車留港消費
陳美寶鼓勵航空、餐飲、酒店及零售業界把握機遇,提早部署,舉例說:「例如在英國、美國及澳洲駕駛,他們有所謂的B&B,會為泊車(留宿)的車主提供當天晚餐及翌日早餐,再去另一個地點;去日本的『一泊兩食』也是同一概念。」
她希望香港的商界及商場仿效,提供停車位或服務予「粵車南下」的旅客,方便他們消費、飲食及住宿等。「希望一些商界、商場,他們都有些停車位可以停泊車輛,方便人們例如可消費、飲食、住宿,我很樂見這些停車場,無論大嶼山或市區內不同地方都可以提供類似這些選項,給廣東居民選擇。」
對於有意見指,內地電動車愈來愈普遍,但香港的電動車充電設施多數採用歐洲標準,擔心未能迎合粵車需要。陳美寶說:「我們要再思考的是在這些充電設施中有多幾個插頭,除了現時我們是用的歐標之外,我們有些國標,其實純粹是車輛電線、充電頭接駁,無須特別改裝,買個插頭回來。停車場用家或營辦商不要只看我們100這個數(名額),因為要超前部署。」
另外,香港特區政府擬立法規管網約車平台,陳美寶透露正爭取本月內向立法會提交規管框架,將網約車平台、司機及車輛納入規管,以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締造良性競爭環境,讓的士與網約車並存互補、有序發展。
她強調,規管框架將參考內地及海外經驗,確保司機及車輛通過考核,並先凝聚共識再討論牌照數量等細節。
的士裝電子支付 最遲明年初全面推行
特區政府並計劃於本月中下旬向立法會提交附屬法例建議,落實強制的士安裝攝錄系統及提供電子支付,料最遲明年初全面推行電子支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