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美數據中心用電量十年內增30倍 特朗普謀增供應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尋求在人工智能(AI)領域與中國競爭,試圖保持美國領先地位,不過AI行業的電力需求激增,令美國陳舊的能源系統和電網面臨巨大壓力。路透社日前引述消息稱,特朗普政府準備簽署系列行政命令,透過支持新的電力項目,大幅增加美國能源供應,推動美國AI行業擴張,維持AI競賽。

報道引述電力行業諮詢公司Grid Strategies估計,從2024年到2029年,美國電力需求的增速,預計是2022年預測值的5倍。會計師事務所德勤上月的最新報告也顯示,到2035年,美國AI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可能較現時增長30倍以上。但與此同時,美國發電設施和供電設施建設進度緩慢,電力需求激增已令現有輸電基礎設施出現超負荷運轉問題。

擬降低發電設施接入電網難度

路透社報道,美國政府將發布一項AI行動計劃,降低發電設施接入電網難度。當局會籌組專業團隊選取質素更高、運作更成熟的電力項目,提高其接入電網名單的優先權。當局還計劃開放國防部或內政部管理的土地,建設AI行業所需數據中心,並向科企發放全美同行的許可證,簡化建設數據中心許可程序,企業無需逐個州份申請許可。

報道指出,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立即將與中國的「AI競賽」列為優先事項,加強能源基建是支撐AI產業的關鍵。上任首日,特朗普便宣布美國進入「國家能源緊急狀態」,要求減少對石油和天然氣鑽探、煤炭和關鍵礦物開採的監管,並建造新的天然氣發電廠和核電站。

德勤估計,去年設於美國國內的數據中心,合計消耗約33吉瓦能源,其中AI設施佔約4吉瓦。預計到2035年,美國數據中心每年消耗的電力將達到176吉瓦,其中AI數據中心的消耗佔比料超過70%。相較科企擴建數據中心通常需時數年,受美國各州繁複的審核機制阻礙,沒有現有設施合約的天然氣發電廠項目,往往需要至少10年時間才能投入使用。

關稅政策影響基建建設進度

英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Register也分析,供應鏈問題會制約美國能源企業和大型科企。單是建設發電廠和電網,美國就需進口大量關鍵零部件。但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推高包括鋼鐵、鋁材和銅製品等原材料的成本,變相影響美國電力基建的建設進度。

德勤最後在報告中指出,美國電力公司的擴建和改造都面臨眾多困難,電力供應不足、電網容量限制,均會阻礙美國科企長遠發展AI技術,最終或會危及美國的領先地位。保證AI領域的基建,如今已經關乎美國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