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濃縮鈾是核電站發電的主要燃料,美國的鈾供應極依賴進口。《華爾街日報》指出,核能業界人士分析稱,特朗普想要兌現行政命令,在25年內將美國核電產能增至現有水平的4倍,如何解決鈾供應將是巨大挑戰。
特朗普政府表示希望到2050年,將美國的核發電能力從100吉瓦提高到400吉瓦。核燃料市場資訊和分析公司UxC行政總裁辛茨分析,若要實現美政府的核能發電目標,美國每年的濃縮鈾需求量需從現時約4,500萬磅,激增至約1.8億磅,然而美國去年自主生產的濃縮鈾僅約80萬磅,對於核電站幾乎微不足道。
加工嚴重依賴外部供應
美國能源情報署數據顯示,單是2023年,美國核電廠所用的鈾精礦99%依賴進口,主要來自俄羅斯、加拿大和澳洲等國家,每年平均進口4,000萬至5,000萬磅。現時全球每年的鈾礦開採總量也僅約1.65億磅。美國的鈾轉化和濃縮等加工環節,也嚴重依賴外部供應。辛茨直言,這些工序是將鈾礦加工為核電站可用燃料的關鍵,「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想要建立起以本土為核心的核燃料完整供應鏈,可能性不大。」
能源管理公司Sprott Asset行政總裁錢帕利亞稱,特朗普承認美國現時依賴進口鈾礦,「如果沒有推高鈾價以鼓勵美國企業自主開採鈾礦,以及加快核電站與鈾礦廠的建設審批流程,提供更多財政激勵,美國想要擴大本地鈾產能極具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