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特區政府日前宣布,將爭取今年11月實施「粵車南下」,預計年內會有粵車進入香港市區。瑞銀日前發表研究報告指,由於「粵車南下」將經港珠澳大橋入境,估計主要面向大灣區西部包括珠海、中山等地居民,相信可為香港引入新客源,屆時香港高檔零售可直接獲益。有立法會議員表示,支持特區政府以「小步快行」的方式落實「粵車南下」,並相信循此安排來港的旅客屬高端消費客群,對香港零售業、飲食業、酒店業、交通航空等都會有幫助,又建議香港各行各業應把握這機會,為旅客推出優惠,吸引他們在港消費。
瑞銀料吸高消費內地客來港
瑞銀在報告中表示,參考「港車北上」已達每五輛香港車有一輛參與的程度,估計南下需求或同樣強勁,相信隨着「粵車南下」的實施,將促使旅客使用港珠澳大橋來港。由於珠海、中山等地沒有奢侈品名店,可吸引高消費的內地旅客,惠及香港高檔零售。雖然政策實施初期每日僅約100個名額,但特區政府已表明會視乎反應及交通情況逐步增加,相信日後隨着名額增加,來港的內地旅客會更多。
考慮到經大橋來港單程車程需時約90分鐘,通行費達150元人民幣,瑞銀相信循此途徑來港旅客目的性需要更強,因此香港舉行獨有的大型活動將成為關鍵。
立法會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昨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相信「粵車南下」的旅客屬高端消費客群,對香港零售業、飲食業、酒店業、交通航空等有幫助,正面影響廣闊。
「市民擔心一下子太多北車湧來,對香港交通造成壓力,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政府說『小步快行』,我都認同他們做法。開始後看配套有什麼不足,慢慢擴闊較為穩陣的安排。」他估計,南下的粵車與北上的港車出發時間不同,可以實現「雙向奔赴」。
建議政策實施3個月後作檢討
易志明表示,香港的設備正加快配合內地車輛來港,例如停車場使用自動識別車牌系統、增加電子支付方式等。雖然兩地駕駛規例有所不同,但通過小冊子、短片等宣傳,相信內地的駕駛者會對香港的交通條例有一定認識,市民無須擔心太多粵車來港影響香港的交通,又建議政府考慮可於政策實施後3個月內進行檢討。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在同一節目上表示,目前約有8,000輛內地車輛可在本港行駛,交通意外率低於本港整體意外率,相信在新政策下同一輛粵車會多次來港,駕駛者很快會適應香港的駕駛規則,也會愈來愈熟悉香港道路環境。
倡商場酒店推優惠供全日泊
他建議香港各行各業應善用「粵車南下」的機會,「建議多些商場及酒店推出全日可以泊車。我們上去(內地)他們一樣,讓我們全日泊車,甚至我們離開酒店都有若干時間不用即刻離開,之後離開再跟他們說,我相信能便利人們在周邊購物或行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