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紐約市於6月下旬的熱浪中,電網負載被推至臨界點。根據電力公司聯合愛迪生統計,其間約有3%用戶、即約11萬人平均停電約4小時,受影響區域遍布五大行政區。專家指出,隨着氣候變遷導致極端高溫日益頻繁,而老舊基礎設施與化石燃料機組加速退役,類似的「小範圍、短時」停電恐成為酷暑下的新常態。
聯合愛迪生的數據顯示,6月23日最多同時有1.2萬戶停電,該公司當天在皇后區東南部及布魯克林臨水地帶緊急調降電壓8%,以保護設備、避免大面積跳電。翌日氣溫飆至約攝氏37.7度時,該公司一度呼籲市民暫停使用洗衣機、乾衣機和微波爐等高耗能設備。
聯合愛迪生指出,高溫期間停電與部分地下配電線過熱有關,表示在過去十餘年來最嚴酷的高溫中,仍為97%用戶維持供電,「我們會在尖峰時段於特定社區精準降壓,以立刻降低設備負荷並避免更大範圍停電。」聯合愛迪生近期已開放官方網站的申訴表單,讓在24小時內有遭遇逾12小時停電的居民可填寫索賠,最高可獲得580美元(約4,552港元)。
氣象服務公司AccuWeather的夏季展望顯示,紐約市直至8月份將維持高於平均氣溫,可能出現多達16天高於約攝氏32度的酷暑天。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員蓋伊表示,「若缺乏穩定且可靠的新電源,來應對這些極端變數,停電事件將只會愈來愈常見。」蓋伊提醒市民,「今年、明年以至未來數年,極端熱浪只會更常見,發生時間也更早。紐約民眾必須開始規劃備援方案,並提升居家能源效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