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李國平4日出席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並發表演講。李國平指出,要加強航天科技成果共享,開展航天專業人才聯合培養,鼓勵開展學術交流互訪和聯合科學研究,助力發展中國家發展航天應用、航天能力的提升,縮小太空鴻溝。李國平還強調,應明確反對外空軍備競賽,推動談判,締結新的外空法律文書,避免外空成為新的戰場,切實維護外空持久的安全。
李國平介紹了中國航天發展的歷史與現狀,並指出航天的快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外空全球治理難度不斷攀升,空間碎片及廢棄的衛星日益增多,對各國外空設施的安全以及未來航天活動產生威脅,巨型星座的快速發展加劇在軌碰撞的風險,頻率軌道資源空前緊張,外空長期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的挑戰。外空技術的鴻溝加劇,發展失衡,許多發展中國家或面臨太空邊緣化,如何讓外空成為合作共贏的舞台,而非競爭對抗的戰場,是我們必須共同回答的時代命題。面對當前複雜的世界外空局勢,中國始終秉承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發展的原則,與各國廣泛開展航天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航天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務於社會的經濟發展,造福全人類。
要明確反對外空軍備競賽
展望國際太空未來治理願景,李國平認為,要築牢太空和平基石,健全太空治理體系,在聯合國框架下,共同開展外空國際規則磋商與制定,應對外空活動長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建立太空互信,構建航天對話機制,開展空間交通管理協調;要明確反對外空軍備競賽,推動談判,締結新的外空法律文書。
同時,要踐行太空的共商共享,加強航天規劃對接,在空間科學、對地觀測、月球與生物探測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加強航天科技成果的共享,開展航天專業人才聯合培養,鼓勵開展學術交流互訪和聯合科學研究,助力發展中國家發展航天應用、航天能力的提升,縮小太空鴻溝;加強航天科技的應用,豐富航天應用場景,推動航天產業互補輸出,拓展衛星數據處理和應用產業合作,共同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壯大航天產業發展新動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