嗇色園主辦可信學校 張余子恩(小四年級):

畢業了!為期八節的課程終於完成,讓我有機會把所學的中國茶知識和泡茶技巧向同學、老師、校長、校董、校監展示出來,得到各人的鼓勵和讚賞,讓我提升自信心,對自己多一分肯定,把我從內向害羞的毛蟲蛻變成自信勇敢的蝴蝶。最後,當然要感謝「善德學堂──茶文化傳承校園課程」的各位導師,他們有耐性地教導我們有關中國茶的知識,循循善誘地教導我們泡茶的技巧,讓我們傳承中華傳統的美德。我會繼續努力,好好地弘揚此中國傳統優秀文化。

皇仁書院 謝昊志(中五年級):

最初成立茶道學會,只是課間吃零食時突發奇想:「不如帶點茶回來喝」。後來通過八堂茶藝課訓練才明白,原來茶禮儀有這麼深的學問:坐姿、茶具擺法都影響美感,水溫毫釐之差就能讓茶湯呈現獨特風味——這種發現讓我震撼!這次嘉年華展示的易武古樹紫芽普洱,正是助我們學會奪得全港學界茶藝比賽亞軍的茶種。作為茶文化大使,我推廣時堅持先奉茶:當對方品嘗茶香後再聽文化故事,傳統自然走進心裏。茶道不該是高深學問,而是人人可掌握的日常技藝。未來我將持續在生活中傳承茶文化,讓更多人體驗茶的魅力。

皇仁書院校長陳祥偉:校方扮演三重角色

我校參與善德計劃源於兩大理念:推廣中國文化,倡導健康生活。這一年見證學生從「飲茶」到「懂茶」的蛻變——理科生發現泡茶時間、水溫控製蘊含物化原理;學生們在開放日為家長演示茶藝時,更能流暢講解複雜工序,並通過茶道禮儀深化對「禮」文化的理解。在推廣傳承中華茶文化的過程中,校方始終扮演三重角色:「支持者」「推廣者」和「聯繫者」,更帶領學生參訪製造氣泡茶的企業公司,促進傳統與現代創新碰撞。正如香港特色鴛鴦奶茶融合中西,文化傳承需要這樣的跨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