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明 立法會議員 打鼓嶺鄉事委員會主席
廣東省於6月26日召開全省海洋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廣東省委書記、省海洋強省建設工作委員會主任黃坤明出席,並提出聚力建設世界級沿海經濟帶的目標,其中提及將積極籌建深圳海洋大學。深圳海洋大學的定位為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的國際頂尖大學,目標是成為一所「海洋的麻省理工」,將融合海洋大學、深海科考中心和海洋博物館三大功能,彰顯深圳作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形象,配合廣東作為海洋強省的發展戰略。這所大學選址大鵬新區,佔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2021年開始籌建,2023年7月開工建設,預計將於2027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由籌建到建成前後不到7年時間。
深圳的建設速度令人讚嘆,也讓香港看到差距。一座城市的發展,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深圳的高速發展,對香港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也有鞭策的作用。行政長官在就任滿3周年之際,提出以改革破局求變,帶領香港展翅飛翔的願景,令人鼓舞振奮。筆者認為,改革的重心之一,應是如何讓香港可以跟上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步伐,全面加快建設速度。
香港自實施香港國安法、落實了「愛國者治港」之後,呈現出新的氣象,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出以結果為目標的理念,提速、提量、提質、提效的目標,深刻地改變了政府文化,特區政府施政的步伐整體上已明顯加快,政府部門更為積極主動,在多項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難點問題上,實現突破,取得的成效,大家有目共睹。但筆者與社會上許多人一樣,仍希望特區政府改革的步伐可以邁得更大一點,發展建設的速度還可以再快一點。
就以大學教育的發展建設為例,行政長官早於2023年的施政報告已提出打造「北都大學教育城」,但「北都大學教育城概念發展綱要」卻要等到2026年上半年才公布。如果以這樣的速度,由綱要出爐到正式開工興建,不知道又需多少年,正式動工之後,恐怕還需十幾廿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樣的速度,確實令人感到焦急。
香港擁有5所全球排名百強內的大學,有條件吸納更多來自全球各地的留學生,社會有很強烈的呼聲,希望特區政府加快北都大學教育城建設,加快推進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筆者認為,進一步改變政府文化,主動作為,積極施政,例如任命責任人積極就跨部門工作作出協調,拆除不合時宜的舊規矩舊規則,引入更符合新時代發展需要的管理模式和建設技術,是符合社會期望的下一階段改革求變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