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龍傳基金與香港青年協會合辦的中國歷史文化周昨日啟動,活動以「龍騰舞動—傳承龍的文化與精神」為主題,透過20項專題講座、工作坊、本地研習團及展覽,帶領青少年深入認識龍在中華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其中的「龍騰舞動」AI創意比賽吸引超過1,200位學生及青年參與,公開組冠軍、大二學生賀程君表示,作品靈感源於龍的堅毅與文化傳承,融入長城、高鐵及海浪等元素,相信龍的精神如堅毅與積極可融入學業及職場。
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在啟動禮上表示,青協2011年起每年主辦中國歷史文化周,啟發年輕人認識中華文化,了解歷史脈絡,今年活動以龍為主題,不但幫助參加者深入了解龍與傳統文化,更是探索其在當代社會意義的最佳機會。她讚揚AI創意比賽結合傳統與科技,展現青年創意,為中華文化注入生機,並強調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應以包容性激發活力,延續國家軟實力。
中國歷史文化周展覽由昨日起至下周日(6日)於青協賽馬會Media 21媒體空間舉行,展示得獎作品、舞火龍、龍舟等模型展品,並舉辦20場專題講座,另設掐絲琺琅、印章拓印、年畫印刷等工作坊,帶領公眾探索龍的文化奧秘。
AI創意比賽分為高小、中學及公開組,作品以AI生成圖像,考驗數碼應用能力。高小組冠軍蔡雨澄的《龍騰山河·未來頌》以青綠山水融入高鐵、量子科技,呈現磅礴氣勢;中學組冠軍梁凱琳的《龍騰量子》以機械豆龍象徵傳統與創新;公開組冠軍賀程君的作品以飛龍串聯高鐵、衛星、長城,傳遞勇往直前氣魄。
賀程君表示,其作品靈感源於龍的堅毅與文化傳承,作品中的長城、高鐵和海浪分別象徵團結、進取和傳承,「這幅畫有很多元素,例如航天科技,其中長城是一個主軸,連結中華文化的幾千年歷史,海浪就是可以一浪接一浪去傳承的意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