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寶峰 北京報道)筆墨回溯嶺南藝脈,丹青賡續時代新章。7月2日,「回溯——廣州畫院暨青苗計劃文獻晉京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既是對廣州畫院43年發展歷程的梳理,也是對其藝術成果的集中呈現。展覽在向北京乃至全國展現其創作實踐與學術探索工作成效的同時,也為京粵兩地深化藝術合作提供了契機。
本次展覽以「回溯」為主題,以學術性和文獻性為主線,通過精品力作與歷史文獻的結合,系統呈現了廣州畫院學術傳承的歷史脈絡,在回溯歷史與開拓創新中展現其持續發展的創作活力與時代生機。本次展覽匯聚了廣州畫院資深畫家、在職畫家、青苗畫家的70餘幅精彩佳構,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同時特別呈現了劉侖、陳永鏘、張紹城、方土等歷任院長的院藏作品,全面展現了廣州畫院多元化的創作面貌和藝術探索。
本次展覽跨越老中青三代,既有德高望重的藝術前輩,也有嶄露頭角的青苗畫家,充分展現了廣州畫院在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方面的成效。透過本次展覽,不僅能看到廣州畫院多年來人才培養的豐碩成果,更能感受到廣州畫院在實施「青苗計劃」過程中對青年藝術家的悉心培養。
以本次展覽為契機,在搭建互學互鑒交流平台的同時,也通過深化國內美術界的學術互動,推動中西畫學的創新發展,促進新時代美術事業的繁榮。為進一步昇華展覽主題,開幕式後特別舉辦了「回溯中的前瞻:美術創作『灣區經驗』的未來價值」研討會。此次研討會立足嶺南,放眼灣區,不僅為促進南北藝術對話提供了新契機,更推動了粵港澳大灣區多元藝術文化的交流互鑒,同時展現了嶺南藝術在當代語境下的創新探索。
作為嶺南藝術重要的創作與研究機構,廣州畫院自1982年成立以來,在推動嶺南文化藝術傳承與創新的過程中,創作了大量反映時代精神、彰顯嶺南特色的精品力作。本次展覽在展示作品的同時,也精選了廣州畫院自籌建以來的重要批文、院刊、作品集等文獻資料,以及大事記、業務成果的相關照片、視頻等,集中呈現了三代藝術家的心血結晶。
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畫院、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由廣州畫院主辦。展覽地點設於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展期持續至7月7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