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超 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課程總監

《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名列全球三甲,備受國際社會矚目。競爭力的躍升彰顯了香港一流的軟硬件基礎設施,以及開放、法治、透明、安全的營商環境,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香港的高度認可和信心。然而,在國際競爭愈加激烈的當下,競爭力是一場持續不斷的較量。香港須再接再厲,以創新驅動發展,在金融、教育和醫療三大領域持續發力,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擦亮教育金字招牌,打造醫療創新樞紐,為提高香港競爭力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以穩定幣促金融健康發展

國際金融業的競爭日益激烈,近年來持續升溫的穩定幣市場正成為新的競爭變量。香港作為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穩定幣條例》建立了清晰且嚴格的監管框架,為數字資產市場提供了必要的信任與穩定性。《穩定幣條例》促使香港提升自身在Web3.0創新行業的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相比在穩定幣立法上稍顯領先的新加坡,香港的優勢在於成熟的監管體系、與內地市場的緊密連接以及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獨特地位,未來應進一步加速布局數字資產領域,推動基於港元和離岸人民幣的穩定幣在跨境支付、國際貿易等場景中的廣泛應用。

在數字金融發展進入新階段的當下,香港必須走在前列,加強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能力,完善數字金融市場的風險分析和監測系統,推動穩定幣的規範化發展。通過吸引全球頂尖金融科技公司和人才進駐,香港將能夠打造更完善的金融科技生態圈,為國家金融發展提供經驗與參考,確保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持續穩固與提升。

教育是香港競爭力的重要基石,近期QS世界大學排名榜當中,香港高校整體排名攀升。排名之後,更需思考如何將這一成績轉化為實質影響,進一步鞏固香港在國際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並將香港打造成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首先,應推動高校在國際排名中再創新高,同時進一步吸引各地優秀教育科研人才,鞏固香港在國際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

其次,實現「走出去」和「引進來」並重,通過舉辦更多國際教育會議和展覽,吸引全球教育界領袖和學者來港交流;推動本地高校與中外高校深度合作,推出多元化課程和研究項目。同時,以「留學香港」品牌向全球推廣,吸引更多國際學生來港求學。

此外,香港還需扎實推進「北都大學教育城」的建設,打造國際教育創新的孵化與輻射中心。通過靈活創新的政策,推動教育資源的多元化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不僅要引入國際頂尖課程,更要打造創新教育孵化中心,為國家培養人才,為世界輸送人才,同時要營造濃厚的學術和文化氛圍,解決人才在住房、教育、娛樂等生活需求上的痛點,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

打造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香港憑藉完善的基礎設施、先進的技術和雄厚的教育資源,在醫療健康領域展現出獨特優勢。未來香港應以制度創新配合科技創新,進一步強化其醫療領域的三大特色。

第一是彰顯中西醫結合特色。香港的中醫藥發展正邁入新階段,首家中醫院即將於今年年底投入營運,未來香港應進一步深化中西醫結合,在腫瘤治療等方面研發更有療效的治療模式。

第二是發揮聯通中外特色。香港與全球醫療資源的聯通能力無可比擬。未來香港應積極引入國際尖端醫療技術和藥物,尤其是日本與美國的先進技術,同時吸引國際頂級醫療團隊來港服務。這不僅能提升香港的醫療水平,還能為周邊地區,包括內地和東南亞國家的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成為區域性的醫療「輻射中心」。

第三是突出醫療產業特色。依託香港高校強大的科研力量,着力發展多項特色醫療產業,例如與深圳在口腔醫學領域開展深度合作;通過推動大灣區醫療互聯互通,建立跨境醫療科技合作平台,加快醫療科技成果轉化。為應對全球複雜的醫療挑戰提供「香港智慧」。

展望未來,香港應以創新為核心動能,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擦亮高等教育的「金字招牌」,打造醫療創新樞紐,在全球舞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國家發展和世界進步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