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兩地嘉賓(從左至右)上海市委統戰部對外聯絡處處長蔣立,浦東新區統戰部部長張峰,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創辦人、校監丁毓珠太平紳士,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王霄漢,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校董、英文課程總監吳嘉愉,徐匯區統戰部部長諸旖,閔行區區教育局副局長徐明怡,徐匯區教育局副局長梁斌共同主持活動開幕禮。(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帆)香港知名教育機構維多利亞教育集團今年迎來60周年慶,這家1965年從維多利亞公園起步的教育機構,自創辦之初就始終堅持母語中文和英文雙語教學。近日,在創辦人丁毓珠太平紳士的故鄉上海,來自上海、深圳、香港三地的超過600名學生用一台匯聚英語、中文普通話和上海話共同演繹的兒童音樂劇《樂小寶成長不煩惱》和民族風歌舞匯演共同為學校慶生。丁毓珠告訴記者,在辦學之初就堅信,必須培養既能面向國際又能聯通祖國的綜合人才,這樣孩子們才能更具競爭力,也能更好服務祖國的發展。今後,還將繼續堅持雙語教學,為國家培育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又愛國愛港的有用人才。

來自維多利亞教育集團的各國師生600多人參加表演,這是演出結束後部分師生謝幕。(受訪者供圖)
音樂劇《樂小寶成長不煩惱》傳遞愛與勇氣。這部作品7月8日將在深圳演出。(受訪者供圖)

600學生展中文教育成果

「搖啊搖,要到外婆橋……」,演出開場,當熟悉的旋律響起,上海西岸大劇院沉浸在一片歡樂喜慶的氣氛中。這場由維多利亞教育集團與上海專業機構聯合打造的原創音樂劇和歌舞大匯演,集聚在讀的600多名學生,其中有來自上海與深圳兩地141名在讀與畢業的小演員參與音樂劇表演,年齡最小的只有5歲。演出融合搖滾、說唱、流行等多種音樂風格,還借鑒了上海流行的童謠和流行歌曲《喜歡上海的理由》等,展現了孩子們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

丁毓珠(中)、吳家愉等教師代表上台與學生同樂。(受訪者供圖)

堅持中華文化融入教學

維多利亞教育集團創始人丁毓珠出生於上海,幼年隨父母移居香港,畢業於葛量洪教育學院。1965年,她和姐姐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的維多利亞大廈創辦了維多利亞幼稚園,是香港第一所推行母語和英語雙語教學模式的幼兒園。從最初8名學生起步,經過近一個甲子、全家三代人的艱苦奮鬥,學校已經成長為聞名滬港、聯通長三角與大灣區的知名教育機構,校區遍布上海、深圳、蘇州、杭州等地,教育程度涵蓋了從幼兒早教到大學預科,累計畢業生超過30000名。香港特色的國際化教學理念和雙語教學的傳統,也在祖國內地開花。因為對香港教育的突出貢獻,丁毓珠還先後獲得過銅紫荊、銀紫荊和金紫荊星章。

丁毓珠告訴記者,最初在香港,是從向孩子們教授中文歌謠起步,如今的集團旗下教育機構,不僅採用雙語教學,還注重引入當地文化民俗教育。同時,他們的團隊還始終認為,教育不應局限於書本,而應點燃孩子的無限可能。期待通過這次排演音樂劇的嘗試,讓每個孩子的成長因藝術而更豐盈。

7月南下大灣區巡演

另據了解,7月8日,這台演出還將南下大灣區,在深圳保利劇院上演。展望未來,隨着中文教學、國情教育在香港進一步普及,學校還將繼續堅持中英文雙語教學方針。維多利亞集團第三代、校董、英文課程總監吳嘉愉亦表示,將繼承和發揚前輩愛國愛港優良傳統,在教育領域持續深耕,用己所長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