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一如筆者早前預期,亦一如以往常見規律,投資者對於潛在可能沒完沒了的地緣政局結構性難題,沒有任何留戀,急速的反應後,便又回復正常,反而真正主導整體資產價格水漲船高與否的貨幣政策,甚至略為平靜一陣子的貿易談判消息,又再成為投資者的焦點。

近日有傳美國總統特朗普,打算提早另覓人選,取代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不少媒體報道分析上,已經有候選人名單。誠然,找尋人選需時,提早準備,並無問題,大家不應太敏感,反正不是直接解僱鮑威爾,便無大礙。

關稅戰影響美聯儲的評估

眾所周知,特朗普跟鮑威爾一直不咬弦,多番要求後者減息,後者一於不理,只道前者的關稅戰影響局方對於通脹以及失業的評估云云,特朗普心中自然去之而後快,只是礙於4月份時相關消息一出,美股匯債跌跌不休,才肯罷手。

短期而言,風險資產回穩,6月不太差。至於7月,還是關稅戰的後着宣布要留意。畢竟,很多原定在此期限前,美國跟全球各地貿易夥伴談判,談成談不成,談成什麼,都可能是當前的消息焦點。

純粹以震撼程度而言,4月關稅戰最激烈,特朗普措詞強硬,手段亦非同尋常,大家理解其開天殺價,落地還錢,意圖迫使別國主動聯絡美方,希望給予美方某些好處,然後避免太大的關稅負擔云云。

消息規模遜4月 風險資產料平穩

但這個如意算盤似乎打不響,因為各國陸續意識到,其實美方做不到什麼,畢竟貿易戰是雙輸,不符合長遠利益,而短期叫價極盡誇張能事的關稅比率,假如沒有真正生意做得成,任何比率都沒有具體經濟意義。

可以預期,7月陸續有好消息,但一來規模不太大,二來對比起4月時的震撼,如今不可能有同樣的震撼,不論是正面抑或負面而言,都傾向於後續反應的平穩形態,對於整體風險資產皆如是。

對於很多人經常掛在口邊的「五窮六絕七翻身」,如今看來,起碼在2025年來說,4月已經有關稅戰下的大跌再反彈,五不窮六不絕,自然無所謂七月翻身吧,不論港股或美股,俱如是。當然,如果要依上述形態,三點的首兩點都不符合,自然不可能生硬套上所謂傳統智慧或規律。

五窮六絕七翻身 既非規律別硬套

上述流傳已久的「五窮六絕七翻身」,其實談不上屬於什麼規律,只是統計異常的一種,最初來自美股Sell in May and Go away,即5月要沽,因之後在6月會跌至更低,直到7月才有起色云云。其後流傳至香港,其實更多人認為,與其說股市,不如用來談零售消費市道,尤其電影市道,可能受學生5月至6月考試,7月開始暑假,這樣的影響,也說不定。

總的來說,在特朗普的政策不明朗因素主導下,上述統計異常也得放在一旁。(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