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 木
此次到訪珠海,對這座與深圳同年成為經濟特區的城市,有了全然不同的空間概念。一直以為,珠海的面積沒有深圳大,其實不然。單論陸地面積,珠海1,725平方公里,深圳1,997平方公里,兩者相差並不大。若論海域面積,珠海9,348平方公里,深圳1,145平方公里,前者竟是後者的8倍多。之所以覺得珠海小、深圳大,估計原因有二:一是澳門與香港對比,人們習慣於把澳門與珠海聯繫起來,而把香港與深圳聯繫起來;二是論及經濟體量和對外影響力,珠海確實遠遜於深圳。
理解珠海的空間概念,可以從珠江入海口的地理特徵說起。粵東大岳「蓮花山脈」自梅州向西南延伸,在汕尾與惠州交界處抵海。餘脈繼續向西南方發散,隆起兩座海拔近千米的高峰——梧桐山和大帽山,並在伶仃洋水域形成大大小小數百個島嶼。其中,隸屬珠海的萬山群島位於最南部,如一條島鏈,把深圳、珠海兩個經濟特區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合圍起來,在山海交匯中呈現出百峰疊翠、千嶼熨波、萬帆競秀的獨特景觀。
通常把珠海視為珠江西岸城市,這並不完全準確。從陸地上看,珠海確實位於珠江入海口西岸。但萬山群島數以百計的大小島礁總面積達80多平方公里,星羅棋布,橫貫東西,囊括了整個外伶仃洋。以這樣宏闊的視野看珠海,與其說它位於珠江入海口西岸,還不如說位於珠江入海口南部更貼切。
與地理特徵相關的,還有歷史沿革。如今珠江下游,東有東莞、深圳、香港,西有中山、珠海、澳門,這片區域1,700年前屬於同一行政建制,即東晉咸和六年(331年)設立的寶安縣。寶安縣存續了427年,縣治設在南頭。唐至德二年(757年),寶安縣更名東莞縣,縣治遷往莞城。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將東莞縣西部析出,並割南海、番禺、新會三縣濱海地域另設香山縣。香山縣的主體即今中山、珠海、澳門三市,當時還都在海島上,明末才因泥沙沖積與大陸相連。明萬曆元年(1573年),再析東莞縣南部另設新安縣,含今天深圳大部及香港全域。由此,位於珠江入海口兩岸的香山縣和新安縣,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完全由濱海地區及島嶼構成的縣級行政架構。
香山縣的縣治香山鎮,本是一個戍邊軍鎮,位於今天珠海市香洲區。1925年,香山縣更名中山縣。1951年,在中山縣南部設立廣東省海島管理局珠江分區,次年改稱中山縣漁民區,又次年單設珠海縣。1959年至1961年間,珠海縣一度與中山縣合併。隨後恢復建制,直至1979年撤縣建市,1980年建立經濟特區,珠海歷史翻開新的一頁。
香港被稱作「千島之城」,珠海則有「百島之市」的說法,其實都是形容兩地島嶼眾多,並非確指。據統計,香港有大小島嶼263個,珠海262個,兩者不相上下。這些島嶼,連同眾多無名的礁、岩、沙、洲,共同構成了伶仃洋水域蒼茫而生動的山海奇觀。
在伶仃洋諸島中,香港大嶼山為第一大島,珠海橫琴為第二大島,香港島則為第三大島。這幾個島嶼在中國近現代歷史變遷中,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故事。我們此次走訪的珠海淇澳島,作為伶仃洋水域第四大島,知名度沒有前三個島大,但故事同樣精彩。
淇澳島位於珠海市東北部珠江水域中,面積約20平方公里。島上有「沙丘遺址」,是珠三角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末期漁獵文化遺址。彈丸之地,竟建有17座廟宇,包括始建於宋代的淇澳祖廟、明代的天后宮、清代的文昌宮等,其人文歷史之悠久可見一斑。
1833年至1836年間,淇澳村民與英國鴉片販子發生武裝衝突,互有死傷,但淇澳村民取得最終勝利,迫使英國人賠償損失。島上現存一條1,000多米長的花崗岩條石街道——白石街,據說就是用英國人的賠款修建的。這場持續經年的武裝衝突作為鴉片戰爭前規模較大的一次中國居民自發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取得勝利並獲賠款,頗具意義。
類似可圈可點之處,淇澳島還有許多。這裏是中國早期工人運動領袖蘇兆徵的故鄉,其故居已被闢為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島上自然景色極美,代表性景觀「九灣十八峰」位列「珠海十景」。
港珠澳大橋的前身「伶仃洋大橋」,原本以淇澳島為珠海上岸點,有關基礎設施也建得差不多了,後來卻另建了人工島。淇澳島因之失去了一個化繭成蝶的大發展機會,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淇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作為內地連片面積最大的紅樹林,被完整地保留下來,使淇澳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屈一指的生態旅遊區。加上相關文旅建設陸續鋪開,白石街的煙火氣裏透出濃濃的文藝範兒,淇澳島日益成為獨具特色的網紅打卡地。
其實,這種由於開發延後而蓄積的潛力,正從多方面模鑄着珠海市未來發展的勢能。比如,珠海的海洋資源十分豐富,作為國家海洋經濟示範區,海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84%,依託海域發展海洋新能源、高端養殖及海島旅遊的空間大,經濟增長的後勁足。特別是島嶼經濟特色鮮明,萬山群島已被列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隨着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珠海在海域資源上這一絕對優勢,正日益凸顯。
除了大海,還有天空。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珠海航展」)自1996年創辦以來,迄今已舉辦十五屆。這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國際性航展,以實物展示、飛行表演、貿易洽談為核心,兼具綜合防務展功能,短短20多年就發展成為世界五大航展之一。
觀珠海山形水勢,大山大河的終章,正是大海的序章。大山大河的故事收官之處,大海的故事拉開了序幕。一種追雲逐日的意象,正在南中國的海天之間醞釀——
山海相逢處 翩然起大潮
百峰歸浩浩 千嶼熨滔滔
列雁追雲疾 驕鷹逐日高
長空飛彩練 萬里一逍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