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組團到廣東東莞摘荔枝。 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 攝
●化妝品門店迎來大量年輕消費者。 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 攝
●廣東一家駕校練習場內,一名高考學生正在學車。 香港文匯報廣東傳真
●高考後,廣州一家理髮店迎來大量學生。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 攝
●高考生在假期中提前為大學做準備。圖為家長和考生到大學踩點了解就讀信息。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 攝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後,內地超千萬考生迎來了期盼已久的「減壓黃金期」。歷經高中三年的寒窗苦讀,考生們長期積聚的學業壓力,在這難得的三個月悠長假期中集中釋放,催生出一股以「自我投資、體驗經濟」為核心的消費新熱潮。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廣州走訪時觀察到,不少商業場景都湧動着高考生的身影:多家理髮店門前醒目張貼着「高考生染髮五折」的優惠告示,吸引着年輕人嘗試變換髮型;醫院皮膚科門診內預約諮詢量顯著增加,不少考生選擇通過皮膚護理等方式換新形象;駕校訓練場上更是年輕面孔扎堆,許多人將考取駕照作為假期技能提升的重要計劃……這種消費熱潮不僅是壓力釋放的體現,更蘊含着年輕群體對自我提升的主動追求與對未來生活的積極規劃。 ●香港文匯報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

考生:終於等到「變身」這天

不少學生都希望以全新形象迎接人生新階段,「換造型」成為不少考生高考後的共同選擇。香港文匯報記者走訪廣州多家理髮店,不少髮型師都表示,這段時間高中畢業生預約明顯增加,不少人選擇燙髮、染髮,希望在上大學前「爆改」形象。不少理髮店還特別為高考學生推出優惠套餐,貼出憑藉高考准考證可享漂髮染髮五折、二人同行第二人減100元(人民幣,下同)的優惠告示。廣州天河一家理髮店的髮型師陽陽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針對高考生的優惠推出之後,很多學生帶着同學、朋友一起來換造型。「最多一天下午就有23位顧客來理髮、換髮色,其中高考學生佔比相當高。」陽陽說,店裏這段時間接待年輕顧客特別多,經常要忙到凌晨一點才收工。「我們店裏已經打算直到6月30日,都將營業時間拖遲到凌晨後了。」

來自廣州的高考生何同學,就趁着高考後燙了個「港風」的鬈髮,改變以往讀書時的乖乖女形象。她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高考後不久,我就去燙了個一直想嘗試的鬈髮。」她笑言,高中三年髮型幾乎一成不變,「高考前就想做這件事很久了,現在終於可以『變身』一下了。」

調整飲食結構 健康科學減重

這段時間,公立醫院的皮膚科門診、減重門診,亦迎來大量的高考生諮詢就診。「高考結束後,最近一周,我們的減重門診明顯多了很多應屆高考生。比如我在周三的門診一早就約滿了,20個號中就有6位是剛高考完的學生,男女生都有。其他同事接待的高考生也明顯增加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肥胖代謝病綜合診療中心負責人楊景哥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前來求診的學生,多數並非重度肥胖,而是長時間處於「微胖」狀態。「尤其是一些女生,高中三年壓力很大,身材變化也容易被忽視。她們的目標也很明確,有女生直接表示,想把肥胖的『黑歷史』留在高中,從邁入大學開始要做個『全新』的人。」

高考生的想法也得到不少家長的支持。「來就診的學生基本都和父母一起過來,其實很多父母也願意『補償』孩子,讓孩子將狀態調整得好一點。」楊景哥說,兩到三個月的假期,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培養運動習慣,完全可能健康地瘦下來。「部分孩子在兩個月內可科學減重二三十斤。」

治療痘坑痘疤 抓住「變美高峰」

祛痘、去疤、祛斑、點痣……皮膚科門診的就診患者中,亦多了不少應屆高考生的年輕面孔。「高考剛結束的這一兩周,皮膚美容門診明顯熱鬧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醫學美容中心主任胡雲峰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我看的過敏專科門診,一上午40個號裏有兩位高考生;周三我坐診的是皮膚美容門診,那才是真正的『變美高峰』,平均每位醫生手裏都會有不少剛高考完的學生。」

胡雲峰指出,考生來診最常見的問題依舊是「痘痘」,「大部分孩子在十二三歲開始長痘,到了高考壓力期,忙得沒時間管,很多人痘坑、痘疤等問題都拖着,現在考完試,才開始認真治療。」「來看病的孩子,十有八九都是父母陪着來的。」胡雲峰笑說,他印象最深的一位考生,因為假期被旅遊、學車等等各種規劃排滿,「預約做皮膚治療的時間也要在眾多『節目』的空當中抽出來。」

樂器舞蹈駕車 掌握一技之長

放鬆之餘,不少學生還選擇利用這段時間學習新技能,多地駕校就迎來了一波「學車熱」。「駕照大概將近三個月可以考下來,正好可以利用一個假期完成。」廣州公交集團培訓中心工作人員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高考後結伴來學車的學生非常多。另一個駕校負責人、捷信智聯六都訓練場負責人陳康銘就表示,為應對暑假學車高峰,駕校還提前調配教學資源,優化課程安排,滿足高考生學車需求。

「等到分數公布,填完志願,我打算去學車。我已經和同學約好了。」廣州應屆高考學生吳同學也不免感嘆,其實覺得這個「長假期」也不算真正放鬆。「因為成績還沒出,志願也還沒填,整個狀態其實還在『備戰』。」

也有同學準備去學樂器、舞蹈,想在進大學前掌握一技之長。來自惠州的高考生鄒同學告訴記者,在接下來的假期想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比如吉他、跳舞,還有手語。」她滔滔不絕地說起,之前看過有關手語的電影,覺得很有意義,多掌握一門技能,說不定可以幫到別人。「這三年很多興趣都被擱置了,現在終於可以重新撿起來,不能浪費這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