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盛事基金委員會委員伍婉婷 受訪者供圖

文化藝術盛事基金委員會委員伍婉婷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後的香港恢復並迎來了巴塞爾藝術展、來自內地的首屆ART021 HONG KONG(香港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等展會。西九文化區(簡稱西九)的M+博物館及香港故宮館也推出了一批享負盛名的文化藝術展覽,如M+的「畢加索—與亞洲對話」展出60多件畢加索原作,並與亞洲藝術家作品對話,是近十年來香港最大型的畢加索展。不同的展覽都可以帶動香港的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伍婉婷亦提及佳士得、蘇富比、富藝斯等具影響力的拍賣行近年都在香港設立了分支,尤其是富藝斯將亞洲新總部設在西九內,總面積逾52,000呎,成為香港首家擁有專門永久展覽空間、拍賣廳、咖啡廳和貴賓多用途空間的拍賣行,可全年舉行拍賣會。所有這些舉措,都鞏固了香港作為全球三大藝術品拍賣市場之一的地位,亦體現了香港藝術市場在過去十年中的極大發展。

伍婉婷點明,香港作為內地與國際藝術市場的橋樑,是中國藝術家及藝術品走向海外的窗口。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內地中產階層逐步崛起,外界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需求也有所增加。香港亦有完善的金融體制,為藝術品設置了開放的金融政策,這成為香港在藝術品交易市場中的優勢。

港拍賣成果連創紀錄

有數據證明,香港近年來在拍賣市場上屢屢打破紀錄。在2022年蘇富比香港春拍中,張大千的仿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以3.7億港元成交,成為張大千最貴的作品。而在2023年佳士得香港秋拍中,一顆名為「The Pink Supreme」的內部無瑕濃彩粉鑽以約8,388萬港元成交,是佳士得香港拍賣過的最昂貴的亞洲珠寶。這都體現了香港交易市場的潛力。

2023年3月,特區政府發表《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政策宣言》,提及香港機場管理局正研究在香港國際機場設立藝術與珍品的儲存、展覽和鑑賞設施,為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品投資者提供運輸及倉儲便利。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亦提出西九管理局將帶頭建設香港文藝創意產業鏈。憑藉西九作為世界級文化藝術樞紐,及西九以文化及商業綜合發展的獨特優勢,西九管理局會推動建立完整的藝術品交易生態圈,建立高端私人藝術藏品儲存、修復和展覽設施。對此伍婉婷表示,這有利於吸引海外藏家來港存儲藏品,更能增強與藏家及買家的關係。這也有助於藏家對香港產生歸屬感,令他們養成來港參與藝術活動的習慣。她強調,西九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博物館、展覽廳、人才等,整個團隊都在盡心建立國際網絡,包括吸引拍賣行、藝廊及專業機構入駐,漸漸形成一個閉環生態圈。

伍婉婷表示,西九的文化圈聚焦展覽、拍賣、學術研究等,可利用博物館群提升藝術品的多文化附加值。「譬如2023年初富藝斯在拍賣草間彌生的《南瓜》等作品時,M+的『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展覽正在進行,創下了藝術家的一個拍賣紀錄。」

她亦點明香港的藝術品保險物流體系愈發成熟。「故宮館開幕前,我們最大的煩惱就是為從北京運來香港的藝術品買保險。一次性為眾多高端藝術品做保險這件事,很多保險公司都不敢接。而現在有康文署博物館等舉辦的很多精緻的展覽,再加上西九都會舉辦很多高端展覽,本地保險業界就這樣慢慢建立起針對高端藝術品運送保險的網絡。這也是對整個行業的提升,亦建立了一個行業標準。同時也解決了藝術品流通方面的風險管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