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將於2025年開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簡稱「十五五」規劃)的編制工作,這一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五年規劃」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制度安排,承載了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對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下稱公民科)主題2「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當中,課題「國家的發展與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其中一個學習重點就是「近期的五年發展規劃的重點及相關政策,以及這些重點和政策與促進國家和香港發展的關係」。
「五年規劃」,原稱「五年計劃」,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國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期計劃,基本上以五年為一個期限。「十四五」規劃是國家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即從2021年至2025年的國家規劃。今年(2025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五年規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規範市場主體行為,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也是政府履行各項職能的重要依據。在公民科課程當中,「五年規劃」是重要的學習內容,因為不同時期的「五年規劃」,是就某些發展及解決某些問題而作出針對性部署。
例如「六五」規劃(1981至1985年)時期,正值改革開放初期。當時,國家面臨從計劃經濟向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轉變的關鍵任務,因此「六五」規劃將重點放在了改革開放上,包括積極推動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擴大企業自主權等。
「十三五」規劃(2016至2020年)則聚焦精準扶貧。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關鍵規劃,國家將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老師可從解釋「五年規劃」入手,讓學生了解其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以五年為一個期限。
「五年規劃」為香港提供發展機遇
此外,老師在授課時可介紹過往「五年規劃」在促進國家發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從而展現「五年規劃」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五年規劃」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國家能夠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在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共有7.4億人擺脫貧困,約佔全球減貧人口的70%以上,「五年規劃」在凝聚發展共識、引領發展方向、配置公共資源、實現戰略目標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事實上,「十四五」規劃是國家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從「十四五」規劃可以清晰地看出國家在經濟及社會建設的發展趨勢,包括促進科研創新、推動綠色發展、構建現代及開放的經濟體系、總體經濟穩定平衡發展。
在過去數年,國家在上述領域發展勢頭強勁,香港也積極配合國家發展,發展創新科技提升新質生產力。由此可見,「五年規劃」為香港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香港可以借助國家的政策支持和資源優勢,在科技創新、金融、貿易等領域與內地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十五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即將啟動,它將繼承和發揚以往五年規劃的優良傳統,結合時代發展的新要求,為國家未來的發展描繪新的藍圖。在公民科的學習中,通過對「五年規劃」的了解,便可以認識國家的發展規劃模式和方向,掌握國家發展脈搏。
●羅展恒
資深文化工作者,從事新聞及教育工作多年,曾主理公民科和通識科相關網站及參與教科書出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