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馮憲平、張其春、劉奇、鄭宗立。(城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姬文風)香港特區政府的百億計劃「產學研1+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不少於100支來自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有潛質成為成功初創企業的研發團隊,每個獲批項目可獲1,000萬元至一億元不等的資助。計劃本月公布第二批獲支持項目名單,香港城市大學共有四個項目獲撥款資助,有項目致力於開發一種革新性的基因組編輯藥物,其核心概念是直接對DNA進行「手術」,剷除病根。

由生物醫學科學系副教授鄭宗立領導的「治療遺傳性疾病的體內體細胞人類基因組編輯:將新型基因組編輯和工程交付載體轉化為臨床試驗」項目,正研發「DNA手術」技術,透過精準體内基因編輯,開發可編程及治癒性的藥物,致力讓這項創新療法安全、有效、可負擔,為慢性頑疾患者帶來新希望。

由系統工程學系教授馮憲平領導的「化學添加劑優化電鍍銅在先進電子封裝和三維積體電路中的應用」項目,將開發一系列專利化學添加劑,用於銅電鍍工藝,為三維晶片的不同層提供客製化的微結構銅層,從而確保晶片在高密度三維異質堆疊封裝中能穩定可靠運行。他們計劃於2026年建立自動化智能生產線,未來亦將投入開發其他高階封裝中的關鍵特用化學品,以期成為業界領先的半導體材料供應商。

由物理學系副教授劉奇領導的「開創下一代鋰離子電池的先進正極材料」項目,致力於高性能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團隊已搭建百噸級中試線,下一步計劃在東南亞或韓國等地建設千噸級生產線,專門生產高性能富鋰錳基正極材料。

由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張其春領導的「基於本徵安全水系電池的規模儲能和備用電源開發及應用」項目,正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水系鋅基電池,展現出高安全性、低成本、高功率、環境友好等顯著優勢,使其成為未來資料中心備用電源的理想選擇,將推動提升香港及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用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