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和穆迪昨日分別發表報告維持香港的信用評級在「AA+」及「Aa3」,當中標普維持香港「穩定」的評級展望,穆迪更將評級展望由「負面」調升為「穩定」;惠譽早前亦宣布維持香港「AA-」的信貸評級和「穩定」的評級展望。世界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一致維持香港的高等信用評級並給予香港「穩定」的評級展望,不僅反映了香港經濟金融體系的穩健性,更凸顯在中央大力支持下,香港充分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成功以政策的確定性、靈活性與高效性應對外部不確定性,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和活力。未來香港應持續扮演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進一步增強國際社會的信心,不斷鞏固和提升香港的競爭優勢。
三間國際評級機構一致將香港的信用評級維持在高級水平並給予穩定的評級展望,顯示即使近期關稅戰、貿易戰陰霾揮之不去,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環球經濟普遍面臨挑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但沒有受損,反而一直強化,反映香港信用狀況基本面強勁,能夠抵禦相關影響。具體表現在龐大的財政緩衝和外匯儲備,強健的對外資產負債表,良好的對外金融狀況,銀行體系具有相當韌性,資本和流動性充裕,以及政府債務水平依然處於低位等方面。這些都端賴國家作為最堅強後盾一直以來對香港的大力支持,以及特區政府的積極高效作為,為香港抵禦外部風險與衝擊提供了堅實保障。
過去一段時間,國際上有少數不懷好意的人唱衰香港,企圖動搖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但是,在中央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積極作為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 香港無論在經濟、金融、貿易都交出亮麗成績。中央擴大和深化香港與內地的互聯互通機制,讓香港保持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持續適度放寬內地居民赴港「一簽多行」,促進旅遊、商貿更緊密交往,刺激內地旅客來港消費,為本港經濟回暖向好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
最近的數據充分證明,香港的金融體系保持穩健,銀行存款持續增長,資本市場表現活躍,新股市場暢旺。今年以來,本港新股集資額超過760億港元,同比增長逾七倍,並已達到去年全年新股集資總額接近九成,重新登頂全球IPO募資榜首;恒生指數自今年年初至今上升逾15%,港股總市值超越41萬億港元,今年首四個月港股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逾2,500億元,同比上升144%;銀行存款亦持續增長,截至今年3月底,本港銀行存款總額接近18萬億港元,同比增長11%。這些都充分反映環球市場與投資者對香港的強大信心,更是香港財政穩健、發展後勁凌厲的有力證明。
隨着近年特區政府全力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致力深化國際合作,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橋樑角色也不斷強化。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本月中率領本港與內地商貿代表團訪問中東拓展新興市場,為企業「引進來、走出去」取得豐碩成果;公司遷冊機制近日甫生效即有國際大型保險公司宣布遷冊到香港,為香港招商引資進一步強化國際競爭力;國際調解院總部將落戶香港,有助增強香港在國際商貿活動中的吸引力,並將有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經貿合作。這些都充分顯示,只要香港繼續致力用好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制度優勢,推動創新與協同發展,堅持走國際化開放合作道路,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定能推動經濟與社會的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推上新台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