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莫楠)從落馬洲河套向外延伸,是位於北部都會區心臟地帶的新田科技城。在空間布局上,總發展面積為626公頃,當中創科用地佔300公頃(包括河套園在內),總樓面面積700萬平方米,相當於17個香港科學園,與深圳河對岸300公頃的深圳科創園區相若,期望兩者能產生協同效應。新田科技城的策略定位是創科發展集群的樞紐,其創科用地的土地平整工程已於去年展開,特區政府正爭取自2026/27年度起陸續推出約20公頃新創科用地,交由科技園公司發展和營運,科創企業和首批居民最早可於2031年投入營運和遷入。
地塊設計符合各種需要
因應科技企業可能需要在同一地塊上設置研究、生產、員工住宿和其他設施,新田科技城創科園區設計了不同面積的相連地塊,為批地提供彈性,以滿足不同規模的科企(初創科企、龍頭科企)、不同科技範疇(生命健康、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新能源科技等),以及創科產業鏈上、中、下游不同階段(科研、原型、中試、量產等)的需要。
為推動更完善的創科生態系統,新田科技城的創科用地須兼顧不同創科範疇和產業鏈上、中、下游各階段的土地用途,亦同時要顧及人才公寓和其他配套設施的需要,特區政府有意為相關用地制定更廣泛而互相兼容的准許用途,以提供更大彈性,在有需要時通過行政手段(如批地文件等)施加必要的限制(例如是否允許和允許多少人才公寓單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