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瀚林 北京報道)近日,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印發《電子信息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要求,到2027年,電子信息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基本完善,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超過85%,先進計算、人工智能深度賦能行業發展。典型場景解決方案全面覆蓋,形成100個以上典型場景解決方案,形成不少於100家面向電子信息製造業的專業化服務商「資源池」。標準支撐體系基本形成,數字化轉型人才梯隊基本建立。到2030年,轉型場景更加豐富,建立較為完備的電子信息製造業數據基礎制度體系,電子信息製造業工業數據庫基本建成,形成一批標誌性智能產品,數字服務和標準支撐轉型的環境基本完善,數字生態基本形成,轉型效率和質量大幅提升,向全球價值鏈高端延伸取得新突破。
加強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方案》提到,推動研究電子信息製造業數字化轉型關鍵技術創新路線圖,鼓勵產學研聯合建設電子信息數字化轉型創新平台,協同開展前沿技術攻關。以整機產品和系統創新帶動產業鏈配套體系優化完善,打造先進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數智技術應用標杆,加快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鼓勵應用智能感知、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沉浸音頻等技術推動實數融合應用創新,加快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機器人等創新產品試用推廣。
《方案》強調,加強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深度賦能電子信息製造業應用,加快先進計算、5G-A、千兆光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在電子信息製造業中的規模化應用。強化網絡和數據安全治理。
加快研制一批重點標準
《方案》明確,建立健全標準體系。組織編制電子信息製造業重點行業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加快研制一批行業應用、典型場景和智能產品等重點標準,構建電子信息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準群。加快制定主數據、元數據、數據質量、數據管理等數據標準,推動數據管理國家標準貫標。推動建立電子信息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準化工作組織,引導專精特新企業主導或參與標準制定。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還提出,充分運用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等現有專項資金渠道,支持電子信息製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共性關鍵技術攻關與數轉智改。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台賦能作用,將先進適用技術納入支持範圍,通過創新金融產品種類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數字化轉型的支持。
引導金融支持數字化轉型
工信國際副總經理魏志國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數字化轉型是電子信息製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可以優化生產流程,實現精準質量控制,顯著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5G-A和千兆光網的高速低延遲特性,將支持設備間的實時通信和協同工作,進一步優化生產流程。
「這些技術的普遍應用推動中國電子信息製造產業向高端化方向發展。例如,高性能先進計算足以支持複雜的設計,可加速高端芯片的研發;並通過工業互聯網平台整合產業鏈資源,促進協同創新,加速產品迭代。」魏志國表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