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保僑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香港互動市務商會創會及榮譽會長

香港的交通執法即將迎來革新,香港特區政府警務處宣布,「電子交通告票」將於6月15日起正式實施,初期採取「雙軌並行」模式,即警方會同時發出電子告票及實體「牛肉乾」(交通違例告票),以確保過渡期順暢。這項措施不僅是香港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一步,亦有望提升執法效率、減少爭議,並進一步改善本港的交通秩序。

「電子交通告票」由警務人員專屬的流動應用程式及後端系統處理,執勤警員只需輸入違例車輛的資料,系統便會自動生成電子告票,並即時傳送至車主或司機於運輸署登記的「已核實電子聯絡方式」。相較傳統手寫告票,電子化程序能大幅減少人為錯誤,例如字跡不清或資料填寫不完整等問題,從而降低車主因資料錯誤而提出申訴的情況。

此外,「電子交通告票」更能加快整個執法流程,以往警員需手寫告票,並將副本交回警署存檔,過程繁瑣且耗時。電子化後,資料可即時上傳至後端系統,方便警方管理及跟進,同時讓違例者更快收到通知,及早處理罰款或駛走違例車輛。

電子告票的實施,不僅是執法方式的改變,更為香港交通管理帶來長遠影響。透過電子化系統,政府可更有效收集及分析交通違例數據,例如哪些路段或違例行為(如違例泊車、超速駕駛)最為常見,從而針對性地加強執法或改善道路設計。

此外,電子系統可與其他智慧交通措施結合,並透過教育及宣傳,加強各道路使用者的守法意識。長遠而言,這將有助減少交通擠塞及意外,提升整體道路安全。警方亦強調,系統已設有嚴格的數據加密措施,並會持續優化用戶體驗,確保不同年齡層的市民都能順利適應。

體現公共服務數碼轉型核心價值

「電子交通告票」的推行,不僅是執法工具的升級,更標誌着香港公共服務數碼轉型的核心價值。這種「科技普惠」的治理思維,將成為未來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參照。

同時,我們更應思考如何透過科技與教育的結合,培養出更負責任的駕駛文化。畢竟,再先進的執法系統,其終極目標都應該是讓市民「自律」。這或許正是香港交通治理從「管理」邁向「善治」的最佳方法。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