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圖為去年11月在中國郵政山東棗莊市分公司網路運營中心,工作人員在分揀快遞。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數據局等8部門近日聯合印發了《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專項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其對數智供應鏈發展作出前瞻性、全面性、系統性部署,提出運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一鏈一策」推進供應鏈數字化、智能化、可視化改造,到2030年,形成可複製推廣的數智供應鏈建設和發展模式,在重要產業和關鍵領域基本建立深度嵌入、智慧高效、自主可控的數智供應鏈體系,培育100家左右全國數智供應鏈領軍企業,中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

聚焦五大領域 「一業一策」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負責人26日就《行動計劃》解讀指出,《行動計劃》聚焦五大重點領域,「一業一策」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五大領域包括:提升農業供應鏈組織水平,發展智慧農業,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支持發展農產品供應鏈服務商,建設數智化商品市場。促進製造業供應鏈智能發展,協同打造一批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實施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開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專項行動。增強批發業供應鏈集成能力,為上下游客戶和產業集群提供原料採購、倉儲物流、產品營銷、供應鏈金融、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等綜合服務。優化零售業供應鏈供給水平,支持零售企業採用數智技術整合全渠道信息,加快消費端信息向品牌商、製造商的反饋速度,引導開展「個性定製+柔性生產」,優化商品供給水平。推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促進物流與產業、貿易、消費融合發展,推廣智能立體倉庫、自動導引車、無人配送車等設施設備,支持貿港航一體化發展。

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10項任務

《行動計劃》部署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的10項主要任務。培育數智供應鏈領軍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轉型。推動供應鏈管理服務業數智化轉型,促進與現代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加快數智供應鏈對外開放合作,支持與跨境電商、海外倉儲物流協同發展。建設數智供應鏈控制塔,對供應鏈活動實現實時洞察、運行分析和智能響應。創新數智供應鏈底層技術,推進數智技術商業化應用。完善技術服務標準體系,推動一批契合產業和行業發展需要的標準制修訂。探索推進供應鏈數據交易,不斷強化企業數據資產屬性。保障供應鏈數據流動安全,避免信息洩露。建立供應鏈協調推進機制,統籌推動重要產業鏈供應鏈數智化建設。加強數智供應鏈人才培育,鼓勵建立首席供應鏈官、首席數據官制度。

發揮供應鏈領軍企業引領作用

《行動計劃》的主要特點包括:突出領軍企業帶動、突出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及突出系統化全方位發力。其注重發揮供應鏈領軍企業的標杆引領作用,鼓勵引導領軍企業以大帶小、以點帶鏈,建設數智供應鏈統一公共服務平台,賦能鏈上中小企業,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建立健康可持續供應鏈生態。

數據要素與智能決策深度協同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後郭寒冰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八部門聯合發布的《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專項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30年形成可複製推廣的數智供應鏈體系,培育100家左右領軍企業,這標誌着供應鏈競爭已從成本效率維度,轉向「數據驅動的敏捷響應+智能優化的風險防控」複合維度。

郭寒冰指出,數智供應鏈絕非簡單的概念升級,而是中國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中搶佔制高點的戰略落子。相較於「數字供應鏈」側重技術工具的應用,「數智」二字的突破在於數據要素與智能決策的深度協同,比如通過AI算法、機器學習等技術,讓供應鏈從「數據記錄者」升級為「智能決策者」。這一轉型的底層邏輯,是通過「數據要素重組+流程再造」實現全鏈條透明度提升與韌性增強。

「比如農業領域,政策提出發展 『前置倉+即時配送』模式,推動農村電商與數智化商品市場建設,預計可將農產品損耗率降低15%以上。」郭寒冰說,這種「技術反哺產業」的邏輯,正在改寫傳統供應鏈的線性結構,形成網狀協同的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