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34cm×68cm水墨設色。 作者畫作

趙志軍(號:大郡)

1986年的春天,作好充分準備的我迎來了高考中真正的藝術考試,我和師兄陳晗晟、王英再次從白音察干乘火車來到烏蘭察布盟(市)集寧市,考試的地點同上一年一樣,仍然是市群藝館。

那是令我終生難忘的考試,第一天上午8點至中午12點考素描,模特是一位40多歲的叔叔。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是正側面,我非常喜歡這個角度,所以畫起來非常得心應手。我先是打輪廓,然後區分明暗塊面、找準明暗交界線,細緻刻畫明暗交界處的灰色調,隨着鉛筆沙沙的摩擦聲,我仔細地刻畫眼角、鼻頭、鼻翼和嘴角,很快一幅黑白灰色調鮮明的側面頭像素描作品就完成了,4個小時的考試時間剛好充足,我輕鬆地交了試卷。

下午1點30分考色彩人物肖像,模特是女學生,她穿着粉紅色蒙古袍、紮着馬尾辮髮型,自然光下,色彩非常豐富。我打好了輪廓,仔細觀察,確定了冷暖關係和色調,並開始着色,控制調色比較難、心裏愈緊張愈是調不準顏色。頭上不由自主冒出了汗,監考老師見狀,和善地提醒大家︰「時間還很多,不要着急,要耐心畫。」我擦擦額頭和手心的汗,盡量讓自己冷靜下來,繼續調整色彩和造型,細緻雕琢,最後看上去畫面色調比較協調和完整, 就這樣, 第一天的考試終於順利地完成了。

第二天早晨,考試的第一個項目是動態速寫,限時半小時,模特穿着蒙古袍,腳踩馬靴,非常有特點,衣紋線條質感明確,馬靴粗獷有力量感,我省去面部五官刻畫,注重動態的表達,半個小時很快過去了,交卷時感覺發揮還算穩定。最後一項考試內容是創作,拿到試題和考紙,我發現和去年不同,是兩句唐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根據這兩句詩創作一幅畫,我心裏泛起陣陣緊張和惶恐,腦袋裏一片空白,想來想去硬着頭皮畫了兩邊的懸崖峭壁和一望無邊的天際,忐忑不安地交了卷,就這樣結束了令人既嚮往又緊張的藝術考試。

考完回到家後,我繼續上學溫習準備高考,但每天總是想着那幅創作的作品是否可行,焦慮不安地等待着藝術考試結果。一個月後,終於收到了藝考合格通知書。我的心陡然落地,完成了邁進大學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