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地小人多,商業區等鬧市不時出現人車爭路情況。為提高行人暢達度和加強社區聯繫,香港特區政府除自行興建行人連接通道,亦透過免補地價提供誘因,鼓勵私營機構在合適地點加建行人連接通道,讓社區居民受惠。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發表網誌表示,除了最近完成的金鐘二橋等行人天橋外,政策下還有十個分別坐落在九龍東、灣仔、尖沙咀、銅鑼灣及紅磡人流相對多的地區的項目已獲批及陸續開展工程。她指出,該政策正是政府善用市場力量、與私營機構攜手合作的成功例子,發展局會持續鼓勵及支持更多私人發展商自資興建行人天橋或隧道,並期望可藉此逐步提高行人暢達度。●香港文匯報記者 費小燁
甯漢豪引述發展局高級工程師芮明德表示,以往考慮到私營機構興建行人連接通道往來商場或商廈可增加人流,提升商業價值,因此機構需要支付土地補價。有鑒於增加行人連接通道對整體社區有更大益處,特區政府遂透過免補地價作誘因,以鼓勵私營機構參建行人連接系統,促進有關設施提早落成。該政策下,私營機構負責行人通道的設計、興建、管理及保養責任和相關支出,並提供24小時開放的無障礙通道供市民享用。
發展局轄下負責處理相關項目申請的起動九龍東辦事處及海港辦事處,會評估建議的行人通道能否為公眾帶來裨益,包括街道行人暢達度、區域性聯繫度、對所連接行人網絡的影響,以及能否達至以人為本。
在海港辦事處協調和相關部門支持下,連接太古廣場與夏慤花園的金鐘二橋已於上月底開放使用。甯漢豪指出,金鐘二橋除供日常使用外,亦為海濱與內陸地區之間提供全天候及無障礙網絡,便利行人享受維港獨特的景色。它無縫連接金鐘現有的行人天橋網絡,令行人可暢達來往金鐘港鐵站、政府機構及附近商業大樓,進一步優化區內現有高架行人網絡。
上班族樂見有快道直達太古廣場
在立法會大樓上班的Tommy指出,以往需先經過統一中心及金鐘廊等建築物才能抵達太古廣場的商店,接駁路較迂迴,樂見如今有更快捷的通道可直達太古廣場。
餘下十個獲批項目包括位處銅鑼灣的擬建行人通道。該項目將建造5條行人天橋及一段長約百多米的有蓋行人路,由希慎廣場連接利園商場的一期至六期,通往加路連山道商業用地,預計明年陸續開放予公眾使用。該行人天橋可把行人從現有繁忙的銅鑼灣恩平道、希慎道、邊寧頓街和禮頓道等路面分流,並提供更直接、安全和舒適的通道。
由於項目涉及多個路段及須由不同部門審批,海港辦事處亦統籌各相關部門落實修訂地契等方案細節,助工程順利展開。
淘大花園至東九文化中心天橋料明年開通
起動九龍東辦事處亦一直積極統籌九龍東的相關項目,包括由私營機構興建連接淘大花園至東九文化中心的行人天橋。芮明德提到,私營機構在籌建天橋時遇上不同問題,起動九龍東辦事處透過跨部門協調,解決工程面對的挑戰,例如處理運送天橋大型組件等。
該行人天橋預計明年中開通啟用,屆時市民可享受24小時全天候的無障礙通道,大大提升九龍灣商貿區與住宅區之間的行人聯繫。淘大花園業主委員會主席(第二期)葉興國表示,以往常有居民投訴由九龍灣港鐵站往來淘大花園的馬路在上下班時間擠滿人群,需要大排長龍等候路燈前往港鐵站。
他形容政府協調發展商參建天橋接駁是一大德政,能便利整區居民。
在觀塘商貿區方面,由私營機構擬議興建橫跨觀塘道及巧明街的行人天橋亦已獲批准,將經牛頭角港鐵站附近的創紀之城一期連接至巧明街的商業大樓The Millennity。芮明德表示,項目申請過程中,起動九龍東辦事處亦向申請人提供技術支援,例如協助研究天橋走線以避開現有鐵路及行車路限制等,工程預期於明年開展。
區議員:助紓觀塘人車爭路
觀塘區區議員譚肇卓認為,新天橋可提升觀塘區的暢達度,有利「CBD2」(第二核心商業區)的發展,同時亦有助紓緩觀塘區內人車爭路情況。
獲批由私企建行人連接通道項目
●由希慎廣場連接利園商場一期至六期,通往加路連山道商業用地的5條行人天橋及有蓋行人路
●連接淘大花園至東九文化中心的行人天橋
●連接The Millennity至牛頭角港鐵站的行人天橋
●連接合和中心及囍匯的灣仔皇后大道東行人隧道
●連接梳士巴利花園及星光大道的行人隧道
●連接現有金鐘道行人隧道與皇后大道東46號至56號的商業發展項目的行人隧道
●連接紅磡維景酒店的暢通道行人天橋
●連接九龍灣商貿區內的商業大廈的行人天橋
●連接九龍灣行動區至附近商業大廈的行人天橋
●連接九龍灣商業發展項目至啟德的行人天橋
資料來源: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