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智元機器人發布了首個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啟元大模型(GO-1),以及全智能靈動機器人「靈犀X2」。在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智元機器人具身業務部總裁姚卯青說,隨着國內AI能力不斷發展,具身智能公司正不斷追求數據飛輪效應,即通過大規模硬件產生大規模數據,大規模數據助力訓練出「頂級AI」,AI則反過來推動硬件推廣,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具三核心功能 適合多場景應用
機器人真的能夠和人類一樣靈活嗎?AI的不斷發展推進了「靈動版機器人」的誕生。目前,智元將機器人與大模型融合,借助大模型語言技術,打造出了具備複雜交互能力的「靈動機器人——靈犀X2」,這款新一代雙足人形機器人全身共28個自由度,具備運動智能、交互智能、作業智能三個核心功能,適合科研教育、娛樂陪伴、康養陪護、營銷展演等場景應用,根據智元公開的視頻,「靈犀X2」已經順利實現了智能對話,跑步跳舞,甚至騎自行車,而這背後,是機器人技術與大模型底座的充分結合。
在姚卯青看來,AI發展可以將具身智能推上一個新台階,以智元發布的智元啟元大模型(GO-1)為例,其借助百萬真機數據獲得精細的動作執行能力,實現了可以利用人類視頻學習,完成小樣本快速泛化,降低了具身智能門檻,並成功部署到智元多款機器人本體,讓具身智能持續「進化」。「簡單來說,GO-1大模型借助人類和多種機器人數據,讓機器人獲得了革命性的學習能力,可泛化應用到各類的環境和物品中,快速適應新任務、學習新技能。同時,它還支持部署到不同的機器人本體,高效地完成落地,並在實際的使用中持續不斷地快速進化。未來,借助大模型,可以讓機器人實現了從『機械執行』到『認知湧現』的質變,這也是我們不斷發展的方向。」
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智能機器人專委會負責人朱遷喬也認為,在具身智能產業的發展進程中,AI驅動機器人的能力已成為必然趨勢。「若缺乏AI技術,現代機器人便無法稱之為智能機器人,也難以達到當前的發展水平。我們賦予機器人認知物理世界的能力,使其具備自主運動、規劃、感知以及語言理解等能力,這標誌着具身智能發展已步入新時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