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紓緩基層家庭因長時間輪候公屋而面對的生活困難,香港特區政府於2021年推出「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向輪候公屋滿3年的合資格住戶發放津貼。計劃將於下月30日結束,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昨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68%受訪計劃受惠者因而搬遷至環境更理想單位。隨着計劃結束,79.5%受惠者認為失去津貼將為生活帶來很大影響、68.7%需節衣縮食、43%直言將無法負擔現時租金,更有20%要申領綜援。社協建議延續計劃最少一年,緩解基層生活壓力。特區政府房屋局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已推出各類措施協助居民,包括新建公屋、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等,基於審慎運用公共財政資源的原則,無意延續現金津貼試行計劃。●香港文匯報記者 洪澤楷
社協本月成功訪問330個基層住戶,當中約半數有領取現金津貼,津貼金額佔其租金百分比的中位數為51.5%。他們當中,85%受訪者認為現金津貼有助紓緩租金、水電、雜費引致的經濟及精神壓力,68%更因而改善居住環境,例如搬往居住面積更大、設施更齊全包括獨立廁所的單位等。在領取津貼至少12個月的受訪者中,因津貼遷往環境較好地方的比例更增至73%,另有76%增加了積蓄。若失去現金津貼的支援,43%受惠者將無法負擔現時租金,20%需改為申領綜援。
逾40%受訪者稱或跌入綜援網
調查又發現,儘管所有受訪者的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為1.5萬元,與兩年前的同類調查相若,但有多達36%受訪者預計未來一年收入將會減少。另有逾40%受訪者坦言,一旦失業將很容易跌入綜援網。社協表示,元朗攸壆路以外的簡約公屋項目入伙期遲於今年6月底,基層居民失去現金津貼後難以銜接到相關項目。
肺病婦開工不足 難負擔現時租金
現年63歲的阿琴獨居於一間80呎劏房,月租近3,000元,今年初成功申請計劃,至今已領取3個月現金津貼。她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由於其右肺時常不舒服,近數月均難以開足工,每月平均收入僅約5,000元,「若取消現金津貼,我不得不節衣縮食,否則無法負擔現時租金。」她指已申請公屋逾6年,希望政府集中支援非長者單身人士。
社協副主任施麗珊表示,數據反映基層收入不穩、生活艱難,形容現金津貼試行計劃猶如基層家庭的「救命稻草」。她指現金津貼目前尚有約20億元結餘,按過去每年平均約14.3億元開支計算,絕對有空間應付延續計劃帶來的開支。她認為,特區政府在節省開支的同時,亦應考慮取消後造成社會福利開支增加的問題,或變相適得其反,「可能取消了津貼反而令更多基層住戶改領綜援。」
社協建議延續計劃至少一年直至簡約公屋供應較穩定後,再作檢討及檢視,以減低對基層的影響。同時建議政府應將受惠資格與公屋申請時長脫鈎,集中支援床位、板房、劏房等基層租戶;以及重推「N無津貼」,與現金津貼項目雙軌進行。
特區政府房屋局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政府現正全力推展各類措施幫助正在輪候公屋的居民,包括陸續落成的新建公屋、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亦着力打擊濫用公屋,以多管齊下的方法,務求盡早提供和編配公屋單位予公屋申請者。簡約公屋或過渡性房屋項目不單令有需要的住戶有安身之所,更有非政府機構為住戶提供各類服務。局方已推出並逐步落實上述各類措施協助有關居民,基於審慎運用公共財政資源的原則,政府無意延續現金津貼試行計劃。
評論